第一章 导论 | 第1-18页 |
·关于中西部地区农民增收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研究现状评述 | 第12-13页 |
·研究该课题目的 | 第13-14页 |
·研究该课题意义 | 第14-16页 |
·是国家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成功与否的关键 | 第14-15页 |
·是建设“全面小康、和谐统一”社会的必然要求 | 第15-16页 |
·论文结构及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论文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相关经典理论评述 | 第18-22页 |
·产业结构发展理论 | 第18-19页 |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第19-22页 |
第三章 入世前后,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状况基本分析 | 第22-31页 |
·入世前后,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增长状况 | 第22-25页 |
·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增长结构分析 | 第22-23页 |
·入世对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产生的巨大冲击 | 第23-25页 |
·影响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因素分析 | 第25-29页 |
·从经济学角度对影响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因素做定量分析 | 第25-27页 |
·从市场中重要经济要素层面,分析中西部农民收入变动情况 | 第27-29页 |
·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变动趋势的分析 | 第29-31页 |
第四章 WTO框架下中西部地区农民增收所面临的主要障碍 | 第31-41页 |
·来自农产品协议方面的有关问题 | 第31-32页 |
·频繁的“反倾销”类事件 | 第32-33页 |
·“科技、生态”等贸易壁垒不断加强 | 第33-35页 |
·市场与政府调控的交叉失灵 | 第35-38页 |
·土地产权残缺 | 第35-36页 |
·村务管理无效 | 第36-37页 |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滞后 | 第37页 |
·人力资源严重匮乏 | 第37-38页 |
·粮食安全问题 | 第38-41页 |
·粮食安全问题的必要性 | 第38-40页 |
·由粮食安全问题所引发出的困惑 | 第40-41页 |
第五章 先进国家(地区)关于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问题的成功经验 | 第41-47页 |
·台湾农业政策的有关评述 | 第41-42页 |
·德国农业发展政策综述 | 第42-44页 |
·德国农业发展基本情况 | 第42页 |
·德国农业政策的重要特点 | 第42-44页 |
·美国针对粮食主产区农民及农业问题的主要做法 | 第44-47页 |
·价格支持政策 | 第44-45页 |
·农业补贴政策 | 第45页 |
·耕地保护政策 | 第45-46页 |
·其它农业保障性措施 | 第46-47页 |
第六章 WTO框架下中西部地区农民增收的新思路 | 第47-64页 |
·对中西部地区农民在农业内部增收途径分析 | 第47-51页 |
·中西部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思路 | 第47-49页 |
·中西部非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思路 | 第49-51页 |
·中西部地区农民在农业外部增收途径分析 | 第51-54页 |
·乡镇企业的发展 | 第51-52页 |
·人力资本的培育 | 第52-53页 |
·土地制度的创新 | 第53-54页 |
·现阶段为实现农民增收目标各地所采取的典型组织形式 | 第54-58页 |
·“公司+农户”型 | 第54-55页 |
·“市场+中介组织+农户”型 | 第55-56页 |
·“经纪人+专业大户”型组织形式 | 第56-57页 |
·“合作组织+农户”型组织形式 | 第57-58页 |
·促进中西部地区农民增收的具体政策性建议 | 第58-60页 |
·深化农村体制改革,消除不利农民增收的主要障碍 | 第58-59页 |
·努力从根本上解决进城农民的社会性保障问题 | 第59-60页 |
·注重政府财政扶持 | 第60页 |
·典型案例 | 第60-62页 |
·本文研究综述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