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提 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绪论 | 第10-20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三、研究范围与方法 | 第15-18页 |
四、文章结构 | 第18-20页 |
第一章 中国近代的法学教育(1840-1949) | 第20-55页 |
第一节 中国近代法学教育的开端 | 第20-29页 |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法学教育 | 第29-46页 |
第三节 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政法教育 | 第46-53页 |
小结 | 第53-55页 |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法学教育的发展(1949-1951) | 第55-92页 |
第一节 向新民主主义法学教育转变的背景 | 第55-62页 |
第二节 旧有大学法学院系课程改革的初步探索 | 第62-71页 |
第三节 旧有大学法学院系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 | 第71-81页 |
第四节 发展政法教育 | 第81-89页 |
小结 | 第89-92页 |
第三章 法学教育的整顿与重构(1952-1953) | 第92-128页 |
第一节 司法改革运动发起的背景 | 第92-101页 |
第二节 司法改革运动开展的经过 | 第101-114页 |
第三节 法学院系的调整 | 第114-123页 |
小结 | 第123-128页 |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政法教育的初步发展(1954-1956) | 第128-164页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政法教育任务的确立 | 第128-132页 |
第二节 全面学习苏联法学教育 | 第132-147页 |
第三节 政法科学研究的初步开展 | 第147-152页 |
第四节 法学界的“百家争鸣” | 第152-159页 |
小结 | 第159-164页 |
第五章 反右运动对法学教育的冲击(1957) | 第164-201页 |
第一节 学术争鸣的进一步推进 | 第164-169页 |
第二节 整风运动中法学界的“鸣”与“放” | 第169-190页 |
第三节 反右运动后的法学教育 | 第190-199页 |
小结 | 第199-201页 |
结语 | 第201-215页 |
一、基本评价 | 第201-204页 |
二、原因分析 | 第204-215页 |
参考文献 | 第215-223页 |
后记 | 第2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