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1-16页 |
·民间金融的内涵界定 | 第11-12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2-16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制度变迁及金融制度创新 | 第16-20页 |
·制度的内涵 | 第16页 |
·制度的变迁 | 第16-18页 |
·金融制度创新与金融制度化 | 第18-20页 |
第3章 民间金融的主要组织形式与运作方式 | 第20-25页 |
·民间借贷 | 第20-21页 |
·合会 | 第21-22页 |
·民间集资 | 第22-24页 |
·地下钱庄 | 第24-25页 |
第4章 制度的不均衡与民间金融的诱致性制度变迁 | 第25-36页 |
·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与融资困难带来制度变迁的主要压力 | 第25-30页 |
·经济体制的变革与非国有经济的发展 | 第25-27页 |
·非国有经济体制内融资的困境 | 第27-29页 |
·民间金融成为非国有经济外源性融资的主要渠道 | 第29-30页 |
·交易费用是民间金融兴起的另一重要原因 | 第30-32页 |
·产权与激励 | 第30-31页 |
·政府管制与政府支持 | 第31页 |
·信息成本 | 第31页 |
·现金偏好 | 第31-32页 |
·组织化专业化程度 | 第32页 |
·体制外高利率的激励效应 | 第32-36页 |
·民间资金供给的增加 | 第32-33页 |
·体制内金融的利率管制与信贷配给 | 第33-34页 |
·民间金融的高利率水平 | 第34-36页 |
第5章 民间金融的作用与存在的问题 | 第36-41页 |
·民间金融的作用 | 第36-38页 |
·节约制度变迁的成本 | 第36页 |
·提高金融效率 | 第36-37页 |
·促进信用体系的建立 | 第37-38页 |
·民间金融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38-41页 |
第6章 结论—引入强制性变迁,构建更有活力的金融体系 | 第41-49页 |
·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两阶段论:从体制外金融到体制内金融 | 第41-42页 |
·制度变迁中政府的作用 | 第42-49页 |
·放宽金融准入制度,让民间金融公开化、合法化 | 第42-45页 |
·建立相关制度支持 | 第45-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