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创性声明 | 第1页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3-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1-22页 |
·魔芋研究和利用概况 | 第11-13页 |
·魔芋的主要化学成分 | 第11页 |
·魔芋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魔芋的利用概况 | 第12-13页 |
·魔芋葡甘聚糖测定方法 | 第13页 |
·魔芋属植物的分布 | 第13-15页 |
·中国魔芋种质资源的分布 | 第15-17页 |
·中国魔芋的地区分布 | 第15-16页 |
·中国魔芋的几个重要种 | 第16-17页 |
·白魔芋资源研究进展 | 第17页 |
·魔芋属植物分类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经典分类方法 | 第17-18页 |
·孢粉学 | 第18-19页 |
·染色体核型 | 第19页 |
·中国魔芋种质资源的RAPD分析 | 第19-20页 |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蔬菜种质资源分类中的应用 | 第20-21页 |
·同工酶的应用 | 第20页 |
·分子标记在蔬菜种质资源分类中的应用 | 第20-21页 |
·RAPD技术原理及应用 | 第21-22页 |
·RAPD技术原理 | 第21页 |
·RAPD技术的应用 | 第21-22页 |
第2章 引言 | 第22-23页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3-30页 |
·试验材料 | 第23页 |
·研究方法 | 第23-30页 |
·叶柄颜色及斑纹的观察 | 第23页 |
·生长期观测 | 第23-24页 |
·植株叶柄与叶片夹角的测定 | 第24页 |
·葡甘聚糖(KGM)测定 | 第24-26页 |
·叶柄特征分类对应生长期、叶柄与叶片夹角、KGM的关系 | 第26页 |
·总DNA的提取及RAPD反应 | 第26-28页 |
·RAPD聚类结果对应生长期、叶柄与叶片夹角、KGM的关系 | 第28页 |
·气象环境资料的收集分析 | 第28页 |
·白魔芋引种失败地与原产地气候的比较分析 | 第28-29页 |
·数据处理 | 第29-30页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0-50页 |
·叶柄特征的观察 | 第30-33页 |
·叶柄特征分类 | 第30-32页 |
·叶柄特征分类各类的地理分布 | 第32-33页 |
·生长期的观测 | 第33-34页 |
·叶柄与叶片夹角的测定 | 第34-35页 |
·KGM含量测定 | 第35-36页 |
·RAPD分析 | 第36-43页 |
·白魔芋材料基因组DNA的提取及稀释 | 第36页 |
·反应体系的建立 | 第36-37页 |
·RAPD引物筛选 | 第37-38页 |
·11个有效引物扩增DNA带的聚类分析 | 第38-42页 |
·RAPD聚类各类的地理分布 | 第42-43页 |
·RAPD聚类结果对应生长期、株型(夹角)及KGM含量分析 | 第43-44页 |
·RAPD聚类结果对应生长期的分析 | 第43页 |
·RAPD聚类结果对应夹角的分析 | 第43-44页 |
·RAPD聚类结果对应KGM含量的分析 | 第44页 |
·根据叶柄特征分类和用RAPD聚类结果的地域性差异 | 第44-46页 |
·气象环境资料的分析 | 第46-47页 |
·叶柄特征分类结果对应气象环境资料的分析 | 第46页 |
·RAPD聚类结果对应气象环境资料的分析 | 第46-47页 |
·KGM含量最高的材料对应的气象环境条件 | 第47页 |
·KGM含量最高的单株对应的气象环境条件 | 第47页 |
·KGM含量最高的叶柄特征分类结果对应的气象环境条件 | 第47页 |
·KGM含量最高的RAPD聚类结果对应的气象环境条件 | 第47页 |
·白魔芋引种失败地与原产地的气象资料的比较分析 | 第47-50页 |
第5章 讨论 | 第50-52页 |
·白魔芋材料叶柄特征的多态性 | 第50页 |
·白魔芋材料的生长期 | 第50页 |
·白魔芋材料的叶片开展度 | 第50页 |
·KGM含量的测定结果 | 第50页 |
·RAPD标记的可重复性 | 第50-51页 |
·RAPD标记技术比根据叶柄特征分类的更合理性 | 第51页 |
·气象环境因素的应用 | 第51页 |
·引种失败的原因 | 第51-52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缩略词 | 第57-58页 |
发表文章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附录 | 第60-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