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前言 | 第11-14页 |
第一章 西方管理层收购(MBO)概述 | 第14-22页 |
第一节 西方管理层收购(MBO)的产生与发展 | 第14-16页 |
一、管理层收购(MBO)的产生和发展 | 第14-15页 |
二、管理层收购(MBO)产生背景 | 第15-16页 |
第二节 管理层收购(MBO)概念及其法律特征 | 第16-17页 |
一、管理层收购(MBO)的概念 | 第16页 |
二、管理层收购(MBO)的法律特征 | 第16-17页 |
第三节 西方管理层收购(MBO)理论基础 | 第17-22页 |
一、代理成本理论 | 第17-18页 |
二、激励机制理论 | 第18页 |
三、企业家人力资本理论 | 第18-19页 |
四、公司治理结构理论 | 第19页 |
五、利润共享理论 | 第19-20页 |
六、企业家精神理论 | 第20-22页 |
第二章 中国管理层收购(MBO)发展现状分析 | 第22-33页 |
第一节 从“郎顾之争”说起 | 第22-24页 |
一、“郎顾之争”的起因 | 第22页 |
二、“郎顾之争”的延展 | 第22-23页 |
三、笔者观点 | 第23-24页 |
第二节 我国产生管理层收购(MBO)的背景 | 第24-25页 |
一、产权结构不合理 | 第24-25页 |
二、国有资产产权主体缺位 | 第25页 |
第三节 中西管理层收购(MBO)比较分析 | 第25-28页 |
一、目的不同 | 第26页 |
二、实施主体和标的不同 | 第26页 |
三、融资手段不同 | 第26页 |
四、定价模式不同 | 第26-27页 |
五、法制环境和政府干预程度不同 | 第27页 |
六、管理层在收购后目标公司中的地位不同 | 第27-28页 |
第四节 中国管理层收购(MBO)存在的现实问题 | 第28-33页 |
一、管理层收购(MBO)中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严重 | 第28页 |
二、管理层收购(MBO)中的违规融资 | 第28-29页 |
三、信息披露严重不规范 | 第29-30页 |
四、管理层收购后(MBO)的内部人控制以及关联交易 | 第30-33页 |
第三章 管理层收购(MBO)法律制度的完善 | 第33-52页 |
第一节 我国管理层收购(MBO)定价法律问题 | 第33-39页 |
一、管理层收购中国有资产转让定价现状及现行的主要法律依据 | 第33-36页 |
二、管理层收购(MBO)定价方式的争论 | 第36-37页 |
三、完善管理层收购(MBO)中国有资产转让定价的法律建议 | 第37-39页 |
第二节 我国管理层收购(MBO)融资法律问题 | 第39-45页 |
一、我国管理层收购(MBO)融资现状 | 第39-40页 |
二、我国管理层收购(MBO)融资渠道存在的法律障碍 | 第40-43页 |
三、优化我国管理层收购(MBO)融资体制的思路 | 第43-45页 |
第三节 管理层收购(MBO)中信息披露法律问题 | 第45-49页 |
一、信息披露的重要性 | 第45页 |
二、信息披露存在的法律问题 | 第45-47页 |
三、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 | 第47-49页 |
第四节 关于避免管理层收购(MBO)后新的内部控制的几点思考 | 第49-52页 |
一、培育积极投资者 | 第49-50页 |
二、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 第50-51页 |
三、限定管理层的持股期限 | 第51-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