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20页 |
1.1 拱桥发展概述 | 第8-13页 |
1.1.1 国内外钢拱桥发展概述 | 第8-9页 |
1.1.2 国内外钢管混凝土拱桥发展概述 | 第9-13页 |
1.2 国内外双层桥发展概述 | 第13-15页 |
1.3 钢管混凝土拱桥静动力计算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1 钢管混凝土拱桥静力性能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2 钢管混凝土拱桥动力性能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4 课题的来源与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7-20页 |
1.4.1 课题来源 | 第17-19页 |
1.4.2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9-20页 |
第二章 钢管混凝土拱桥动力分析基础 | 第20-38页 |
2.1 动力分析的有限元理论和计算方法 | 第20-28页 |
2.3.1 有限元数值分析的基本过程 | 第21-22页 |
2.3.2 结构自振的有限元数值分析法 | 第22-26页 |
2.3.3 结构动力响应有限元数值分析 | 第26-28页 |
2.2 拱桥动力学解析分析法 | 第28-38页 |
2.2.1 拱桥的自振特性分析 | 第28-35页 |
2.2.2 拱桥的强迫振动 | 第35-38页 |
第三章 双层桥面飞雁式钢管—钢管混凝土复合拱桥空间有限元模型 | 第38-50页 |
3.1 衡酃路湘江特大桥工程概况 | 第38-43页 |
3.2 衡酃路湘江特大桥空间力学模型 | 第43-50页 |
3.2.1 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 ANSYS 简介 | 第43-46页 |
3.2.2 空间力学模型建立 | 第46-50页 |
第四章 双层桥面飞雁式钢管—钢管混凝土复合拱桥自振特性分析 | 第50-66页 |
4.1 衡酃路湘江特大桥的自振特性分析 | 第50-56页 |
4.1.1 衡酃路湘江特大桥的自振特性计算 | 第50-54页 |
4.1.2 自振特性分析中的几个问题 | 第54-56页 |
4.2 双层桥面飞雁式钢管—钢管混凝土复合拱桥自振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 第56-65页 |
4.2.1 拱肋钢管混凝土段长度的影响分析 | 第57-59页 |
4.2.2 风撑的影响分析 | 第59-60页 |
4.2.3 拱肋截面参数的影响分析 | 第60-62页 |
4.2.4 钢管—钢管混凝土复合拱桥纵梁的影响分析 | 第62-63页 |
4.2.5 其他影响因素分析 | 第63-65页 |
4.3 自振特性在桥梁检测中的应用 | 第6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湘江特大桥抗震分析 | 第66-85页 |
5.1 桥梁抗震分析的反应谱理论方法 | 第66-71页 |
5.1.1 弹性反应谱分析理论 | 第66-70页 |
5.1.1.1 多点一致激励线性运动方程的建立和求解 | 第67-68页 |
5.1.1.2 振型合并方法 | 第68-70页 |
5.1.2 反应谱分析结果 | 第70-71页 |
5.2 确定性地震晌应分析时程分析法 | 第71-83页 |
5.2.1 时程分析法理论 | 第72-78页 |
5.2.1.1 线性运动方程的建立 | 第72-74页 |
5.2.1.2 单元质量矩阵和阻尼矩阵的处理 | 第74-76页 |
5.2.1.3 运动方程的求解 | 第76-78页 |
5.2.1.4 积分时间步长选取准则 | 第78页 |
5.2.2 湘江特大桥抗震性能时程分析 | 第78-83页 |
5.3 小结 | 第83-8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5-87页 |
一、结论 | 第85页 |
二、展望 | 第85-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1页 |
个人简历 | 第9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