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低插损高稳定性SAWF仿真软件的研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国内外发展概况 | 第11-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课题工作内容 | 第14-15页 |
·论文的结构 | 第15-16页 |
第二章 仿真软件模型和理论基础 | 第16-32页 |
·理论模型 | 第16-18页 |
·声表面波技术的特点 | 第16-17页 |
·数学模型 | 第17-18页 |
·技术现状 | 第18-20页 |
·叉指换能器 | 第20-24页 |
·叉指换能器的δ函数模型 | 第21-23页 |
·利用δ函数模型 | 第23-24页 |
·声表面波带通滤波器设计仿真方法 | 第24-31页 |
·声表面波带通滤波器 | 第24页 |
·声表面波带通滤波器的频域分析 | 第24-26页 |
·函数模型分析带通滤波器的频响 | 第26-31页 |
·本章总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仿真软件分析 | 第32-40页 |
·需求分析 | 第32-33页 |
·功能分析 | 第33-37页 |
·软件功能分析 | 第33-34页 |
·接口函数定义 | 第34-36页 |
·运行方式 | 第36-37页 |
·运行环境 | 第37-38页 |
·现有资源的软硬件协调分析 | 第38页 |
·结果分析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仿真软件的研制 | 第40-67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40页 |
·技术路线 | 第40-41页 |
·实施方案 | 第41-42页 |
·总体设计 | 第42-67页 |
·变迹换能器积木元数据读入 | 第45页 |
·数据接口 | 第45页 |
·详细设计 | 第45页 |
·计算变迹换能器脉冲响应模块 | 第45-50页 |
·数据接口 | 第46页 |
·详细设计 | 第46-50页 |
·变迹换能器脉冲响应包络抽样显示 | 第50-51页 |
·程序接口 | 第50页 |
·详细设计 | 第50-51页 |
·均匀换能器结构读入 | 第51-52页 |
·程序接口 | 第51页 |
·详细设计 | 第51-52页 |
·计算均匀换能器频率响应模块 | 第52-56页 |
·程序接口 | 第52页 |
·详细设计 | 第52-56页 |
·计算变迹换能器频率响应模块 | 第56页 |
·程序接口 | 第56页 |
·详细设计 | 第56页 |
·合成变迹换能器和均匀换能器 | 第56-57页 |
·程序接口 | 第57页 |
·详细设计 | 第57页 |
·声表面波滤波器总频响曲线显示 | 第57-59页 |
·程序接口 | 第57-58页 |
·详细设计 | 第58-59页 |
·声表面波滤波器总频响参数显示 | 第59-60页 |
·程序接口 | 第59页 |
·详细设计 | 第59-60页 |
·声表面波滤波器版图数据 | 第60-67页 |
·程序接口 | 第61页 |
·详细设计 | 第61-67页 |
第五章 软件验证和优化 | 第67-77页 |
·项目验证 | 第70-75页 |
·软件修改 | 第75页 |
·软件的优化 | 第75-7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7-80页 |
·本文工作总结 | 第77-79页 |
·本工作前景展望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3页 |
附件 | 第83-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