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3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3-18页 |
| ·引言 | 第13-14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4-15页 |
|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5-16页 |
| ·研究目标 | 第15页 |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6页 |
|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 | 第16-17页 |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 ·实验方案 | 第17页 |
| ·可行性分析 | 第17-18页 |
| 第2章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机理研究 | 第18-30页 |
|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简介 | 第18页 |
| ·钻孔灌注桩桩底压浆的作用原理 | 第18-22页 |
| ·后压浆作用机理分析 | 第18-21页 |
| ·后压浆作用效果分析 | 第21-22页 |
| ·注浆参数的确定 | 第22-25页 |
| ·注浆压力 | 第22-24页 |
| ·注浆量 | 第24页 |
| ·终止注浆标准 | 第24-25页 |
| ·压浆浆液的配合比 | 第25页 |
| ·桩底注浆灌注桩承载力的确定 | 第25页 |
| ·施工工艺过程 | 第25-28页 |
| ·压浆管的制作及安装 | 第25-27页 |
| ·压浆施工工艺 | 第27页 |
|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 第27-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 第3章 矿渣微粉的性质及工程应用研究 | 第30-46页 |
| ·引言 | 第30-31页 |
| ·工艺流程 | 第31-34页 |
| ·主要设备 | 第31-32页 |
| ·采用“分别粉磨”工艺 | 第32页 |
| ·“分别粉磨”工艺实施方案 | 第32-33页 |
| ·“分别粉磨”工艺注意事项 | 第33-34页 |
| ·矿渣微粉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 | 第34-36页 |
| ·矿渣微粉品质要求 | 第36-37页 |
| ·国家标准(GB/T203-94) | 第36页 |
| ·国家标准(GB/T18046-2000) | 第36-37页 |
| ·矿渣微粉的用途 | 第37-45页 |
| ·矿渣微粉在混凝土中的应用 | 第37-38页 |
| ·矿渣微粉作为生产水泥原材料的应用 | 第38页 |
| ·矿粉在混凝土搅拌站和生产水泥中的应用中注意的问题 | 第38-41页 |
| ·矿渣微粉对水泥、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第41-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4章 掺加矿渣微粉的水泥浆力学性能研究 | 第46-62页 |
| ·实验方案 | 第46页 |
| ·试验方法 | 第46-49页 |
| ·强度试验 | 第46-48页 |
| ·活性试验 | 第48-49页 |
| ·流动性测定 | 第49页 |
| ·试验数据及分析 | 第49-60页 |
| ·本章结论 | 第60-62页 |
| 第5章 工程桩和试桩的施工设计和桩的力学性能分析 | 第62-72页 |
| ·工程概况 | 第62页 |
|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施工工艺设计 | 第62-65页 |
| ·工艺流程 | 第62页 |
| ·桩底注浆的设计要求 | 第62-63页 |
| ·压浆浆液的选择 | 第63页 |
| ·工艺要求 | 第63-64页 |
| ·施工注意事项 | 第64-65页 |
| ·施工情况 | 第65页 |
| ·压浆技术参数设计 | 第65-66页 |
| ·压浆管设计制作及安装 | 第65页 |
| ·孔底填碎石 | 第65页 |
| ·压浆量的确定 | 第65-66页 |
| ·现行规范的桩基的承载力设计值计算 | 第66-68页 |
| ·桩基竖向承载力计算 | 第66-67页 |
|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 第67-68页 |
| ·桩-土体系中的荷载传递原理分析 | 第68-70页 |
| ·本章结论 | 第70-72页 |
| 第6章 试桩的承载能力研究分析 | 第72-94页 |
| ·确定桩基极限承载力的方法 | 第72-74页 |
| ·单桩静载试验几种加载方式 | 第74-75页 |
| ·慢速维持荷载法 | 第74页 |
| ·快速维持荷载法 | 第74-75页 |
| ·等贯入速率法 | 第75页 |
| ·慢速维持荷载与等贯入速率结合法 | 第75页 |
| ·试桩的静载荷试验方案 | 第75-78页 |
| ·试验方法 | 第76页 |
| ·加、卸载等级、稳定标准及卸载条件 | 第76-78页 |
| ·卸载的规定 | 第78页 |
| ·锚桩上拔量标准 | 第78页 |
| ·试桩施工情况 | 第78-79页 |
| ·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79-92页 |
| ·未压浆前试桩应力测试结果 | 第79-80页 |
| ·压浆后试桩应力测试结果 | 第80页 |
| ·桩的Q-S曲线 | 第80-85页 |
| ·后压水泥浆和混合浆桩Q-S对比曲线 | 第85-87页 |
| ·桩身轴力分布特性 | 第87-89页 |
| ·桩身侧阻力力分布特性 | 第89-92页 |
| ·本章小结 | 第92-94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94-97页 |
| 1.本文结论 | 第94-95页 |
| 2.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95页 |
| 3.展望 | 第95-97页 |
| 参考文献 | 第97-10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102-104页 |
| 致谢 | 第104-105页 |
| 简历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