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地形数据的组织与可视化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课题背景 | 第9页 |
·论文选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论文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13-15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页 |
·论文内容组织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地形数据处理及可视化方法 | 第15-31页 |
·地形数字表达方法 | 第15-18页 |
·等高线 | 第15页 |
·数字高程模型 | 第15-18页 |
·格网地形模型内插 | 第18-20页 |
·双线性内插 | 第18-19页 |
·加权平均法 | 第19-20页 |
·基于四叉树的格网地形模型简化 | 第20-25页 |
·地形数据的四叉树表示 | 第20页 |
·叶节点的判断 | 第20-21页 |
·裂缝消除的方法 | 第21-22页 |
·算法的数据结构及详细描述 | 第22-24页 |
·实验结果 | 第24-25页 |
·地形可视化方法 | 第25-30页 |
·分层设色法 | 第25-26页 |
·晕渲法 | 第26-29页 |
·纹理映射法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大规模地形数据的组织 | 第31-36页 |
·多分辨率层次模型 | 第31页 |
·地形数据分层 | 第31-32页 |
·地形数据分块 | 第32-34页 |
·分块方案 | 第32-33页 |
·边界残缺块处理 | 第33页 |
·文件数据组织 | 第33-34页 |
·实验应用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多分辨率地形可视化研究 | 第36-47页 |
·视景体可见区简化 | 第36-39页 |
·视景体及其简化 | 第36-38页 |
·可见区调整 | 第38-39页 |
·基于四叉树的地形块搜索 | 第39-42页 |
·逻辑分块 | 第39页 |
·数据块编码 | 第39-40页 |
·结点数据块拓扑关系 | 第40-41页 |
·可见块搜索 | 第41-42页 |
·可见区不同区域分辩率调整 | 第42-45页 |
·视点相关的可见地面块分辨率计算 | 第42页 |
·可见区分辨率调整 | 第42-45页 |
·数据动态调度 | 第45-46页 |
·相邻不同分辨率地面块无缝拼接 | 第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地形三维可视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47-55页 |
·系统开发方法 | 第47-49页 |
·概述 | 第47-48页 |
·面向对象的编程机制 | 第48页 |
·可视化建模 | 第48页 |
·组件技术 | 第48-49页 |
·三维图形应用程序接口 | 第49-51页 |
·OpenGL对三维图形的投影变换 | 第49-50页 |
·OpenGL对三维图形的模型视图变换 | 第50-51页 |
·实验与应用 | 第51-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5-57页 |
·研究工作总结 | 第55页 |
·进一步的工作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作者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