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作用下长江隧道衬砌结构温度场和温度应力研究
| 第1章 前言 | 第1-16页 |
| ·研究背景 | 第8-11页 |
| ·概述 | 第8-9页 |
| ·隧道火灾的原因 | 第9-10页 |
| ·隧道火灾的特点 | 第10页 |
| ·隧道火灾的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 ·国内外隧道火灾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国内隧道火灾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4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 第2章 隧道火灾温度场的理论分析 | 第16-27页 |
| ·火灾和温度—时间曲线 | 第16-17页 |
| ·火灾温度特点 | 第16页 |
| ·火灾的温度—时间曲线 | 第16-17页 |
| ·国内外隧道防灾方面的技术要求和标准 | 第17页 |
| ·热分析的基本才材料属性 | 第17-18页 |
| ·热荷载 | 第18-19页 |
| ·有限元差分混合分析方法 | 第19-22页 |
| ·离散化方法和差分格式 | 第19-20页 |
| ·瞬态热传导的基本微分方程 | 第20-21页 |
| ·定解条件 | 第21-22页 |
| ·初始条件: | 第22页 |
| ·瞬态热传导求解原则 | 第22-24页 |
| ·火源释热率 | 第24-27页 |
| ·火源 | 第24页 |
| ·火源的分类 | 第24-25页 |
| ·火源释热率的计算 | 第25-26页 |
| ·火源发热量 | 第26-27页 |
| 第3章 长江隧道衬砌结构火灾数值模型的建立 | 第27-32页 |
|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28-30页 |
| ·ANSYS热分析 | 第28页 |
| ·数值计算模型 | 第28-29页 |
| ·边界条件 | 第29-30页 |
| ·火灾规模的确定 | 第30-31页 |
| ·材料属性 | 第31-32页 |
| 第4章 长江隧道衬砌结构温度场的分布 | 第32-44页 |
| ·衬砌顶部温度场的分布 | 第32-35页 |
| ·A规模火灾荷载工况下隧道衬砌顶面温度场的分布 | 第32-33页 |
| ·B规模火灾荷载工况下隧道衬砌顶面温度场的分布 | 第33页 |
| ·C规模火灾荷载工况下隧道衬砌顶面温度场的分布 | 第33-34页 |
| ·三种规模火灾荷载工况下温度分布的比较 | 第34-35页 |
| ·隧道衬砌结构侧面的温度分布 | 第35-37页 |
| ·隧道衬砌结构底面温度的分布 | 第37-40页 |
| ·不同火灾规模荷载作用下衬砌结构底面温度分布 | 第37-39页 |
| ·三种火灾荷载工况下不同时间段温度分布值 | 第39-40页 |
| ·相同工况荷载作用下隧道衬砌结构各部位温度分布 | 第40-44页 |
| 第5章 长江隧道衬砌结构温度应力分布 | 第44-50页 |
| ·隧道衬砌顶面温度应力变化 | 第44-45页 |
| ·隧道衬砌顶面内侧温度应力的分布 | 第44-45页 |
| ·隧道衬砌顶面外侧温度应力分布 | 第45页 |
| ·隧道衬砌侧面温度应力变化 | 第45-46页 |
| ·相同火灾荷载衬砌结构温度应力比较 | 第46-50页 |
| 第6章 结论 | 第50-52页 |
| ·结论 | 第50页 |
| ·展望 | 第50-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 附录: 在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55-56页 |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