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杏树岗地区扶余油层储层评价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1章 引言第10-16页
   ·选题的来源和依据第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研究内容第12-13页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第13-14页
   ·完成的工作量第14页
   ·主要成果及认识第14-16页
第2章 基本地质概况第16-21页
   ·研究区概况第16-17页
   ·基本地质概况第17-21页
     ·区域地质概况第17-18页
     ·构造特征第18-19页
     ·储层特征第19-20页
     ·油藏特征第20-21页
第3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第21-32页
   ·油层对比的基础工作第21-23页
     ·油层、砂组和小层第21-22页
     ·基础资料第22-23页
   ·地层划分的原则第23-26页
     ·高分辨层序地层原理第23-24页
     ·沉积旋回对比第24-26页
   ·杏树岗地区扶余油层地层划分第26-32页
     ·油组单元地层划分对比第26-31页
     ·小层精细划分对比第31-32页
第4章 沉积特征研究第32-56页
   ·沉积背景及沉积体系第32-37页
     ·古构造格局及沉积体系第32页
     ·古气候及古物源分析第32-34页
     ·杏树岗地区古海岸线的确定第34-37页
   ·岩心沉积相标志第37-40页
     ·颜色与沉积环境第37-38页
     ·成分、结构与沉积环境第38页
     ·沉积岩构造与水动力条件第38-40页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第40-44页
     ·三角洲平原亚相第40-43页
     ·三角洲前缘亚相第43-44页
     ·滨浅湖亚相第44页
   ·沉积演化特征第44-52页
     ·典型井纵向沉积演化分析第44-45页
     ·平面微相分布及沉积演化特征第45-51页
     ·沉积演化规律第51-52页
   ·砂体特征研究第52-56页
     ·砂岩组砂体特征第52-53页
     ·砂体剖面特征第53-54页
     ·砂体平面特征第54-56页
第5章 储层岩石学及成岩作用研究第56-68页
   ·储层矿物岩石学特征第56-61页
     ·储集层矿物组成及对物性的控制作用第56-58页
     ·储集层骨架碎屑组成第58-60页
     ·储集层填隙物特征第60页
     ·储集岩结构特征第60-61页
     ·岩石类型第61页
   ·碎屑岩储层成岩作用研究第61-65页
     ·机械压实作用第61-62页
     ·化学胶结作用第62-64页
     ·溶蚀作用第64-65页
   ·碎屑岩储层成岩阶段划分第65-68页
     ·早成岩期第66-67页
     ·晚成岩期第67-68页
第6章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描述第68-73页
   ·储层微观孔喉结构特征第68-71页
     ·孔隙喉道类型第68页
     ·孔隙结构特征第68-70页
     ·压汞曲线分型特征第70-71页
   ·储层孔隙结构主控因素对应分析第71-73页
第7章 储层物性特征第73-82页
   ·储层物性特征第73-75页
   ·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特征相关特征第75-76页
   ·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纵向展布特征第76-77页
   ·储层物性平面分布特征第77-82页
第8章 储层综合评价第82-92页
   ·储层发育的影响因素分析第82-84页
     ·沉积特征对储层发育的影响第82页
     ·成岩作用对储层的控制作用第82-84页
   ·分类评价参数的优选第84-85页
     ·评价参数优选原则第84-85页
     ·评价参数优选第85页
   ·储层综合分类评价研究第85-92页
     ·定量分类评价原理第86-88页
     ·储层类型分布特征第88-92页
结论第92-93页
致谢第93-94页
参考文献第94-9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北区沙四段一砂组剩余油分布及开发潜力研究
下一篇:留80断块Es3上亚段储层非均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