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8页 |
·浅水湖泊富营养化治理 | 第9-10页 |
·生物操纵 | 第10页 |
·浅水湖泊的稳态转换理论 | 第10-13页 |
·水生植物在湖泊生态系统营养循环中的作用 | 第13-16页 |
·本研究的内容与目的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水生植物凋落物的分解作用及其营养动态 | 第18-48页 |
·凋落物分解作用综述 | 第18-22页 |
·引言 | 第22-23页 |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 第23-25页 |
·实验设计 | 第25页 |
·样品采集与分析 | 第25-26页 |
·数据统计 | 第26页 |
·实验结果 | 第26-44页 |
·讨论 | 第44-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第三章 沉水植物群落对底泥再悬浮的影响及内源营养释放 | 第48-72页 |
·沉积物再悬浮作用综述 | 第48-53页 |
·引言 | 第53-54页 |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 第54-56页 |
·实验设计 | 第56-58页 |
·样品采集与分析 | 第58-59页 |
·浪高和再悬浮速率计算 | 第59-60页 |
·实验结果 | 第60-66页 |
·讨论 | 第66-71页 |
·结论 | 第71-72页 |
第四章 沉水植物群落在富营养化浅水湖泊营养周转中的作用 | 第72-98页 |
·引言 | 第72-7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3-74页 |
·实验结果 | 第74-90页 |
·讨论与结论 | 第90-98页 |
第五章 水生植物对营养的吸收———关桥围隔实验 | 第98-120页 |
·引言 | 第98-99页 |
·实验设计 | 第99-100页 |
·数据采集与样品分析 | 第100页 |
·统计分析 | 第100页 |
·实验结果 | 第100-112页 |
·讨论与结论 | 第112-120页 |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 第120-124页 |
·主要结论 | 第120-121页 |
·进一步研究展望 | 第121-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52页 |
在读期间科研产出 | 第152-154页 |
致谢 | 第154-1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