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其他轻工业、手工业论文--玩具制造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设计论文

儿童益智玩具的交互设计研究与开发实践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0页
   ·研究背景第9-12页
     ·国内外玩具市场现状第9-11页
     ·寓教于乐的儿童教育方法第11页
     ·当代儿童的成长环境第11-12页
   ·交互式儿童玩具研究综述第12-14页
     ·交互与产品设计第12页
     ·国内外交互式儿童玩具研究现状第12-14页
   ·研究内容第14-18页
     ·研究思路第14-16页
     ·研究载体与研究对象界定第16-17页
     ·预期目标第17-18页
   ·研究意义第18-19页
   ·本文研究创新点第19-20页
第二章 益智玩具发展现状第20-26页
   ·益智玩具综述第20页
   ·儿童益智玩具分类及其特点研究第20-22页
     ·传统益智玩具分类及其特点研究第20-21页
     ·交互式益智玩具分类及其特点研究第21页
     ·传统益智玩具与交互式益智玩具比较第21-22页
   ·交互式益智玩具发展现状分析第22-23页
     ·语音发声类交互式益智玩具第22页
     ·早教机类交互式益智玩具第22-23页
     ·趣味类交互式益智玩具第23页
     ·智能机器人第23页
   ·2009 年全美畅销益智玩具产品案例分析第23-25页
   ·交互式益智玩具趋势分析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学前期儿童调查分析第26-39页
   ·学前期儿童调查要素及其涉及的设计时可预见问题分析表第26页
   ·学前期儿童调查方法第26-28页
   ·调查要素一:学前期儿童生理发育分析第28-30页
     ·身体发育特点及设计时可预见问题第28-29页
     ·大脑发育特点及设计时可预见问题第29页
     ·运动特点和技能及设计时可预见问题第29-30页
   ·学前期儿童认知和心理分析第30-34页
     ·表明特征能力分析及设计时可预见问题第30-31页
     ·语言能力分析及设计时可预见问题第31页
     ·组织分类能力分析及设计时可预见问题第31页
     ·注意力分析及设计时可预见问题第31页
     ·记忆力分析及设计时可预见问题第31-34页
     ·情感发展分析及设计时可预见问题第34页
   ·学前期儿童游戏分析第34-35页
   ·学前期儿童相关生活环境分析第35-37页
     ·学前期儿童家庭环境分析及设计时可预见问题第35-36页
     ·学前期儿童社会环境分析及设计时可预见问题第36-37页
   ·学前期儿童特征设计要素总结第37-39页
第四章 以学前期儿童为目标的益智玩具交互策划第39-53页
   ·学前期儿童益智玩具的沉浸式交互模式设想第39页
   ·学前期儿童益智玩具交互策划的关键问题第39-40页
   ·以身体发展出发的交互方式策划第40-42页
     ·交互方式——行为交互的提出第40页
     ·行为交互的过程设计第40-41页
     ·相关注意问题第41页
     ·相关技术可行性例证第41-42页
   ·以认知发展出发的交互策划第42-46页
     ·交互方式——感知觉交互的提出第42页
     ·语音交互策划第42-44页
     ·影像交互策划第44-46页
     ·触、嗅觉交互策划第46页
   ·以心理发展出发的交互方式策划第46-48页
     ·交互方式——情绪交互的提出第46-47页
     ·情绪交互的过程设计第47-48页
     ·相关注意问题第48页
     ·交互方式的案例论证第48页
   ·以游戏出发的交互策划第48-51页
     ·交互方式——故事性交互的提出第48-49页
     ·故事性交互过程的设计第49页
     ·相关注意问题及案例论证第49-51页
   ·以环境出发的游戏空间交互策划第51-53页
第五章 交互式儿童英语启蒙玩具实践过程第53-69页
   ·交互式儿童英语启蒙玩具实践流程第53页
   ·概念导入和产品企划第53-54页
   ·设计概念生成第54-61页
     ·同类儿童英语启蒙玩具产品调研第54-56页
     ·用户研究第56-60页
     ·原型预设第60-61页
   ·概念选择第61-64页
     ·设计发散第61-63页
     ·设计交互行为与形式第63页
     ·细节交互设计第63-64页
   ·设计深入第64-66页
     ·原理推敲第64-65页
     ·程序设计第65-66页
   ·外观与结构设计第66-67页
   ·原型机制作第67页
   ·原型机使用展示第67-69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9-71页
   ·结论第69-70页
   ·展望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3页
致谢第73-74页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第74页
 科学研究情况第74页
 主要论文与出版物第74页
 获奖情况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古代纤维和染料的鉴别与分析--以新疆营盘出土纺织品为例
下一篇:异双官能团型活性染料在羊毛/蚕丝上的染色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