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杭州峰会城市形象宣传片《杭州》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绪论 | 第7-12页 |
| 一、研究背景 | 第7-8页 |
| 二、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 三、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第一章 城市形象宣传片的概念及发展 | 第12-14页 |
| 第一节 城市形象宣传片的发展 | 第12-13页 |
| 第二节 城市形象宣传片的概念以及类型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杭州城市形象的内涵与构建 | 第14-23页 |
| 第一节 杭州城市形象的内涵 | 第14-18页 |
| (一)杭州精神 | 第14-16页 |
| (二)杭州的文化意象——蝴蝶 | 第16-18页 |
| 第二节 杭州城市形象的构建 | 第18-23页 |
| (一)历史文化名城 | 第18-19页 |
| (二)江南烟雨之城 | 第19-20页 |
| (三)爱之城 | 第20-21页 |
| (四)绿色城市 | 第21页 |
| (五)创新活力之城 | 第21-22页 |
| (六)开放包容之城 | 第22-23页 |
| 第三章 《杭州》的解说词研究与叙事技巧 | 第23-27页 |
| 第一节 《杭州》的解说词分析 | 第23-25页 |
| (一)《杭州》用哲学终极问题做主线 | 第23-24页 |
| (二)解说词赋予杭州新的城市形象 | 第24-25页 |
| 第二节 《杭州》的解说方式 | 第25-27页 |
| (一)叙议结合 | 第25-26页 |
| (二)论证合一 | 第26-27页 |
| 第四章 《杭州》宣传片画面分析和音乐分析 | 第27-33页 |
| 第一节 《杭州》的画面分析 | 第27-31页 |
| (一)延时摄影的作用 | 第28-29页 |
| (二)动画的作用 | 第29-31页 |
| 第二节 《杭州》音乐分析 | 第31-33页 |
| (一)凸显杭州地域文化特征 | 第31-32页 |
| (二)声画合一 | 第32-33页 |
| (三)控制宣传片的节奏 | 第33页 |
| 第五章《杭州》的借鉴意义 | 第33-40页 |
| 第一节 我国城市形象宣传片的不足之处 | 第34-35页 |
| (一)注重形式 | 第34-35页 |
| (二)缺少代表性的意象 | 第35页 |
| 第二节 《杭州》的借鉴意义 | 第35-40页 |
| (一)对于受众有着足够的了解 | 第35-37页 |
| (二)完整的叙事表达 | 第37-38页 |
| (三)多种传播渠道结合 | 第38-39页 |
| (四)诉求目标明确 | 第39-40页 |
| 结语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3-44页 |
| 致谢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