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水框架体水流特性及护岸应用试验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6页 |
·引言 | 第9-10页 |
·河道防护的研究方法、分类及研究现状 | 第10-19页 |
·护岸类型分析 | 第10-13页 |
·护岸型式及应用 | 第13-19页 |
·四面六边体透水框架的特性和应用 | 第19-24页 |
·四面体透水框架群护岸的工程实践 | 第19-21页 |
·四面体透水框架的研究现状 | 第21-24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4-26页 |
第二章 四面体透水框架的护岸机理分析 | 第26-37页 |
·引言 | 第26页 |
·岸坡冲刷及崩岸原因 | 第26-32页 |
·岸坡冲刷机理 | 第26-31页 |
·崩岸的分类及其成因 | 第31-32页 |
·四面体透水框架护岸机理分析 | 第32-36页 |
·流速的角度 | 第33页 |
·阻力的角度 | 第33-34页 |
·能量转化的角度 | 第34-35页 |
·紊流切应力的角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四面体透水框架水流特性试验研究 | 第37-59页 |
·试验设计 | 第37-42页 |
·水槽及循环水系统 | 第37页 |
·量测设备 | 第37-39页 |
·试验设计 | 第39-41页 |
·模型透水框架的制作 | 第41-42页 |
·四面体透水框架和实体四面体护岸水流特性对比试验 | 第42-46页 |
·试验布置 | 第42页 |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42-46页 |
·透水框架体不同组合形式的减速效果试验 | 第46-52页 |
·四面体透水框架群阻力特性试验研究 | 第52-58页 |
·影响因素分析 | 第52-53页 |
·糙率计算公式及试验测量 | 第53页 |
·边壁校正 | 第53-55页 |
·试验布置 | 第55页 |
·试验成果及分析 | 第55-58页 |
·小结 | 第58-59页 |
第四章 四面体框架群防洪固岸合理布置研究 | 第59-82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59页 |
·长江南京河段水沙特性及护岸现状 | 第59-64页 |
·水文及水沙特性 | 第59-61页 |
·护岸工程现状 | 第61-64页 |
·四面体透水框架群护岸抗冲试验研究 | 第64-69页 |
·模型沙选择 | 第64-66页 |
·天然岸坡抗冲试验 | 第66-67页 |
·四面体透水框架护岸抗冲试验 | 第67-69页 |
·河槽水流对岸坡四面体防护的影响 | 第69-72页 |
·试验布置 | 第69页 |
·试验成果分析 | 第69-72页 |
·四面体透水框架群防洪固岸合理布置研究 | 第72-78页 |
·设计标准 | 第72-73页 |
·试验布置方案 | 第73页 |
·抗冲参数选择 | 第73页 |
·透水框架群护岸试验 | 第73-75页 |
·透水框架体护岸合理的布置形式 | 第75-78页 |
·四面体透水框架抛投落距探讨 | 第78-81页 |
·试验概况 | 第78页 |
·四面体透水框架抛投落距 | 第78-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五章 主要研究成果和讨论 | 第82-84页 |
·结论 | 第82-83页 |
·讨论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