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火箭末敏弹系统弹道特性分析
| 1 绪论 | 第1-13页 |
|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 ·相关研究状况简述 | 第10-12页 |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2-13页 |
| 2 子弹筒分离弹道模型 | 第13-26页 |
| ·引言 | 第13页 |
| ·子弹筒分离弹道模型 | 第13-26页 |
| ·前期 | 第14页 |
| ·第一时期 | 第14-25页 |
| ·第二时期 | 第25页 |
| ·分离弹道仿真结果 | 第25-26页 |
| 3 子弹筒自由大攻角飞行运动分析 | 第26-34页 |
| ·坐标系及坐标变换 | 第26-27页 |
| ·作用在子弹筒上的力和力矩 | 第27-29页 |
| ·子弹筒运动方程 | 第29-31页 |
| ·子弹筒飞行仿真结果 | 第31-34页 |
| 4 伞弹系统抛射段和拉直段弹道分析 | 第34-45页 |
| ·伞弹系统抛射段飞行动力学分析 | 第34-35页 |
| ·伞弹系统拉直段动力学分析 | 第35-38页 |
| ·伞弹系统拉直段的质点运动模型 | 第35-37页 |
| ·最大拉直力的计算分析 | 第37-38页 |
| ·伞弹系统拉直段的刚体动力学模型 | 第38-43页 |
| ·质心运动方程 | 第39-41页 |
| ·转动运动方程 | 第41-42页 |
| ·伞弹系统拉直段的刚体运动数学模型 | 第42-43页 |
| ·拉直段的计算仿真结果 | 第43-45页 |
| 5 伞弹系统充气段运动分析 | 第45-66页 |
| ·引言 | 第45页 |
| ·坐标系及坐标变换 | 第45-47页 |
| ·选取状态参量 | 第47页 |
| ·运动学参量及物体3结构参数的变化 | 第47-51页 |
| ·各物体的角速度和速度 | 第51-52页 |
| ·偏速度及偏角速度 | 第52页 |
| ·各物体的角加速度和质心加速度 | 第52-54页 |
| ·求伞系统受到的外力和力矩 | 第54-58页 |
| ·伞系统受到的外力 | 第54-56页 |
| ·作用在伞系统上的力矩 | 第56-58页 |
| ·子系统上的主动力(矩) | 第58-59页 |
| ·伞的运动方程 | 第59-60页 |
| ·伞的质心运动方程 | 第59页 |
| ·伞的转动运动方程 | 第59-60页 |
| ·子系统上的广义主动力 | 第60页 |
| ·子系统上的广义惯性力 | 第60-62页 |
| ·子系统动力学方程 | 第62-63页 |
| ·伞弹系统充气段运动方程 | 第63-64页 |
| ·伞弹系统充气段的运动仿真结果 | 第64-66页 |
| 6 减速段和稳态扫描段运动特性分析 | 第66-77页 |
| ·减速段和稳态扫描段动力学仿真 | 第66-69页 |
| ·末敏弹扫描角变化特性分析 | 第69-73页 |
| ·末敏弹的扫描角 | 第70页 |
| ·稳态扫描状态 | 第70页 |
| ·稳态扫描状态建立运动方程及导出扫描角的解析式 | 第70-72页 |
| ·算例及计算结果比较 | 第72-73页 |
| ·风对伞弹系统的影响 | 第73-77页 |
| 7 结论 | 第77-78页 |
| ·主要工作和研究结论 | 第77页 |
| ·进一步工作展望 | 第77-78页 |
| 注释表 | 第78-81页 |
| 致谢 | 第81-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