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目录 | 第5-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 ·引言 | 第8页 |
| ·氮化硅 | 第8-10页 |
| ·氮化硅的晶体结构 | 第8-9页 |
| ·氮化硅陶瓷的性能 | 第9页 |
| ·氮化硅陶瓷的应用 | 第9-10页 |
| ·碳化硅 | 第10-12页 |
| ·碳化硅的晶体结构 | 第10-11页 |
| ·碳化硅陶瓷的性能 | 第11页 |
| ·碳化硅陶瓷的应用现状 | 第11-12页 |
| ·氮化铝 | 第12-13页 |
| ·氮化铝的晶体结构 | 第12页 |
| ·氮化铝的性质 | 第12页 |
| ·氮化铝陶瓷的用途 | 第12-13页 |
| ·陶瓷的烧结理论 | 第13-14页 |
| ·固相烧结 | 第13页 |
| ·液相烧结 | 第13-14页 |
| ·常压烧结 | 第14页 |
| ·反应烧结 | 第14页 |
| ·国内外反应烧结制备陶瓷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 ·反应烧结氮化硅(RBSN)和反应烧结碳化硅(RBSC) | 第15页 |
| ·反应烧结氮化铝(RBAN) | 第15页 |
|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 第15-18页 |
| 第二章 反应烧结氮化硅基复合陶瓷材料的制备 | 第18-26页 |
| ·原材料的选择与处理 | 第18页 |
| ·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 第18-26页 |
| ·配料 | 第18-19页 |
| ·球磨 | 第19-20页 |
| ·塑化 | 第20页 |
| ·模压成型 | 第20-22页 |
| ·反应烧结 | 第22-26页 |
| 第三章 氮化硅基复合陶瓷材料的性能测试 | 第26-34页 |
| ·X-Ray物相分析 | 第26页 |
| ·X射线物相定性分析程序 | 第26页 |
| ·XRD实验条件 | 第26页 |
| ·SEM形貌分析 | 第26页 |
| ·密度及相对密度的测定 | 第26-27页 |
| ·固体密度的测定原理 | 第26-27页 |
| ·密度实验方法 | 第27页 |
| ·相对密度的测定 | 第27页 |
| ·孔隙度的测定 | 第27-28页 |
| ·三点弯曲强度的测定 | 第28页 |
| ·三点弯曲强度的测试原理 | 第28页 |
| ·三点弯曲强度的实验方法 | 第28页 |
| ·洛氏硬度(HRA)的测定 | 第28-30页 |
| ·洛氏硬度的测定原理 | 第28-30页 |
| ·洛氏硬度的实验方法 | 第30页 |
| ·摩擦磨损实验 | 第30-34页 |
| ·MM-200磨损试验机工作原理 | 第30-32页 |
| ·耐磨性能的评定方法 | 第32-33页 |
| ·磨痕表面形貌的检测 | 第33-34页 |
| 第四章 反应烧结氮化硅基复合陶瓷材料的结构及表面形貌分析 | 第34-46页 |
| ·X射线衍射反应烧结Si_3N_4基复合陶瓷材料 | 第34-41页 |
| ·简介 | 第34页 |
| ·X射线物相分析原理 | 第34页 |
| ·实验结果讨论 | 第34-40页 |
| ·氮化硅陶瓷材料的相结构与其力学性能的关系 | 第40-41页 |
| ·反应烧结Si_3N_4-SiC及AlN-Si_3N_4-SiC复合陶瓷材料的SEM分析 | 第41-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 第五章 反应烧结氮化硅基复合陶瓷材料的物理性能及力学性能研究 | 第46-54页 |
| ·密度及相对密度 | 第46-48页 |
| ·孔隙度 | 第48-49页 |
| ·三点弯曲强度 | 第49-52页 |
| ·反应烧结Si_3N_4基复合陶瓷材料的抗弯强度随Al添加量的变化 | 第49-50页 |
| ·反应烧结Si_3N_4基复合陶瓷材料的抗弯强度随SiC添加量的变化 | 第50页 |
| ·密度、颗粒尺寸、气孔尺寸及其分布对陶瓷材料抗弯强度的影响 | 第50-51页 |
| ·球磨时间对反应烧结Si_3N_4基复合陶瓷材料抗弯强度的影响 | 第51-52页 |
| ·洛氏硬度 | 第52-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六章 氮化硅基复合陶瓷材料的摩擦磨损行为研究 | 第54-73页 |
| ·引言 | 第54-55页 |
| ·陶瓷的摩擦学研究 | 第54页 |
| ·陶瓷的磨损机理研究 | 第54-55页 |
| ·对结构陶瓷氮化硅的摩擦磨损研究 | 第55-56页 |
| ·摩擦副对氮化硅陶瓷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 第56页 |
| ·速度、载荷、介质对氮化硅陶瓷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 第56页 |
| ·实验结果讨论 | 第56-68页 |
| ·摩擦系数与滑移距离的关系 | 第56-60页 |
| ·稳定摩擦系数的变化 | 第60-61页 |
| ·磨损率与添加量的关系 | 第61-62页 |
| ·载荷对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 第62-64页 |
| ·润滑条件对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 第64-66页 |
| ·摩擦副对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 第66-68页 |
| ·磨损表面形貌分析 | 第68-72页 |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 第七章 结论 | 第73-75页 |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5-76页 |
| 致谢 | 第76-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