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 英文摘要 | 第9-12页 |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2-25页 |
| ·寄主植物-蚜虫-寄生蜂之间的关系 | 第12-14页 |
| ·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 | 第12页 |
| ·植物挥发性物质在蚜虫对寄主植物选择中的作用 | 第12-13页 |
| ·植物挥发性物质在寄生蜂寻找蚜虫中的作用 | 第13-14页 |
| ·寄生蜂对寄主的选择和寄生行为 | 第14-20页 |
| ·蚜茧蜂和寄主蚜虫相互关系的生物学特性 | 第14-16页 |
| ·蚜茧蜂的生物学特性 | 第14-15页 |
| ·蚜虫的生物学特性 | 第15-16页 |
| ·寄生蜂对寄主的选择与寄生 | 第16-20页 |
| ·寄生蜂对寄主的搜寻 | 第16-18页 |
| ·寄主栖息地的搜寻 | 第16-17页 |
| ·寄主的寻找 | 第17页 |
| ·寄主的认可 | 第17-18页 |
| ·寄生蜂对寄主的寄生 | 第18-19页 |
| ·寄生蜂对寄主的龄期及大小的选择 | 第19页 |
| ·寄主大小对寄生蜂适合性的影响 | 第19-20页 |
| ·寄生后寄生蜂与寄主的交互关系 | 第20-23页 |
| ·寄主的防御反应 | 第20-21页 |
| ·寄生蜂对寄主的调控 | 第21-22页 |
| ·寄生蜂调控寄主的主要影响因子 | 第21-22页 |
| ·寄主对寄生蜂的免疫防御 | 第22页 |
| ·寄生后后代蜂在寄主体内的发育特征 | 第22-23页 |
| ·发育时间及后代蜂体型大小 | 第22-23页 |
| ·后代蜂性比 | 第23页 |
| ·立题背景、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3-25页 |
| 第2章 可疑柄瘤蚜茧蜂对黑豆蚜的非选择性试验 | 第25-31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5-26页 |
| ·供试昆虫 | 第25-26页 |
| ·可疑柄瘤蚜茧蜂对不同发育期黑豆蚜的寄生 | 第26页 |
| ·数据分析 | 第2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6-29页 |
| ·蚜茧蜂对不同发育期黑豆蚜的寄生 | 第26-27页 |
| ·蚜虫发育期对蚜茧蜂发育时间、体型大小及性比的影响 | 第27-29页 |
| ·发育时间 | 第27页 |
| ·体型大小 | 第27-28页 |
| ·后代性比 | 第28-29页 |
| ·讨论 | 第29-31页 |
| 第3章 不同日龄可疑柄瘤蚜茧蜂的寄生选择试验 | 第31-39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1页 |
| ·寄主植物及供试昆虫 | 第31页 |
| ·不同日龄可疑柄瘤蚜茧蜂对不同发育期黑豆蚜的选择性试验 | 第31页 |
| ·数据分析 | 第31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1-36页 |
| ·不同日龄可疑柄瘤蚜茧蜂对黑豆蚜的寄生 | 第31-32页 |
| ·不同日龄可疑柄瘤蚜茧蜂寄生各发育期寄主的后代蜂羽化率 | 第32页 |
| ·不同日龄可疑柄瘤蚜茧蜂寄生不同发育期黑豆蚜的适合度相关特征 | 第32-36页 |
| ·后代蜂性比 | 第32-35页 |
| ·寄生不同发育时期蚜虫的后代蜂性比变化局 | 第32-34页 |
| ·不同日龄雌蜂的后代蜂性比变化格局 | 第34-35页 |
| ·后代蜂体型大小变化格局 | 第35-36页 |
| ·雌蜂后代 | 第35页 |
| ·雄蜂后代 | 第35-36页 |
| ·讨论 | 第36-39页 |
| 第4章 不同密度可疑柄瘤蚜茧蜂对黑豆蚜的寄生试验 | 第39-43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9-40页 |
| ·寄主植物及供试昆虫 | 第39页 |
| ·可疑柄瘤蚜茧蜂对黑豆蚜寄生行为的观察 | 第39页 |
| ·不同密度可疑柄瘤蚜茧蜂对黑豆蚜的寄生行为观察 | 第39页 |
| ·数据分析 | 第39-40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0-42页 |
| ·可疑柄瘤蚜茧蜂的寄生行为 | 第40页 |
| ·不同密度可疑柄瘤蚜茧蜂对黑豆蚜的寄生 | 第40-41页 |
| ·不同密度可疑柄瘤蚜茧蜂对黑豆蚜的寄生时的竞争行为 | 第41-42页 |
| ·讨论 | 第42-43页 |
| 第5章 野外可疑柄瘤蚜茧蜂对黑豆蚜的寄生选择的调查 | 第43-47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3-44页 |
| ·野外环境中黑豆蚜及僵蚜的相对数量分布及重寄生 | 第43页 |
| ·数据分析 | 第43-44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4-46页 |
| ·田间蚕豆植株上的蚜虫、僵蚜数量的相对分布 | 第44页 |
| ·重寄生率 | 第44-45页 |
| ·后代可疑柄瘤蚜茧蜂的性比及体型大小 | 第45-46页 |
| ·讨论 | 第46-47页 |
| 第6章 全文主要结论与讨论 | 第47-48页 |
| ·主要结论 | 第47页 |
| ·讨论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5页 |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论文 | 第55-56页 |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