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溶性氧化剂对二苯并噻吩的氧化脱硫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9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27页 |
·石油中的含硫化合物 | 第9-10页 |
·脱硫概述 | 第10-11页 |
·加氢脱硫 | 第11-13页 |
·加氢脱硫概述 | 第11页 |
·加氢催化剂的发展 | 第11-12页 |
·加氢装置的改进 | 第12-13页 |
·氧化脱硫 | 第13-22页 |
·氧化脱硫原理 | 第13-16页 |
·双氧水体系 | 第16-18页 |
·光化学氧化 | 第18-19页 |
·分子氧和臭氧 | 第19-20页 |
·NO_2/HNO_3体系 | 第20页 |
·油溶性氧化体系 | 第20-22页 |
·生物脱硫 | 第22-23页 |
·生物脱硫原理 | 第22页 |
·脱硫菌种介绍 | 第22-23页 |
·其它非加氢脱硫 | 第23-26页 |
·吸附脱硫 | 第23-24页 |
·萃取脱硫 | 第24-25页 |
·络合脱硫 | 第25-26页 |
·课题的定位及主要内容 | 第26-27页 |
·课题的定位 | 第26页 |
·课题的主要内容 | 第26-27页 |
2 过氧化叔戊醇的合成 | 第27-36页 |
·引言 | 第27-28页 |
·实验部分 | 第28-30页 |
·主要试剂及规格 | 第28页 |
·测试方法 | 第28-29页 |
·过氧化叔戊醇的合成 | 第29页 |
·过氧化叔戊醇的精制 | 第29-30页 |
·碘量法标定过氧化叔戊醇有效含量 | 第3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0-35页 |
·结构表征及有效含量测定 | 第30-32页 |
·过氧化叔戊醇合成方法的改进 | 第32-35页 |
·小结 | 第35-36页 |
3 过氧化叔戊醇对二苯并噻吩的氧化脱硫研究 | 第36-53页 |
·引言 | 第36-37页 |
·实验部分 | 第37-38页 |
·主要试剂及规格 | 第37页 |
·测试方法 | 第37页 |
·过氧化叔戊醇的合成及精制 | 第37-38页 |
·负载型催化剂MoO_3/D113的制备 | 第38页 |
·过氧化叔戊醇对二苯并噻吩的氧化脱硫 | 第3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8-52页 |
·氧化过程中定性分析 | 第38-43页 |
·氧化过程中定量分析 | 第43-45页 |
·影响二苯并噻吩脱除率的氧化条件的研究 | 第45-50页 |
·催化剂重复使用情况的考察 | 第50-51页 |
·反应机理探讨 | 第51-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4 过氧化环己酮对二苯并噻吩的氧化脱硫研究 | 第53-63页 |
·引言 | 第53页 |
·实验部分 | 第53-55页 |
·主要试剂及规格 | 第53-54页 |
·测试方法 | 第54-55页 |
·过氧化环己酮的合成 | 第55页 |
·碘量法标定过氧化环己酮有效含量 | 第55页 |
·过氧化环己酮对二苯并噻吩的氧化脱硫 | 第5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5-62页 |
·过氧化环己酮有效含量 | 第55-56页 |
·定性表征及定量分析 | 第56-57页 |
·最佳氧化条件的确定 | 第57-60页 |
·液体状过氧化环己酮对二苯并噻吩的氧化脱硫 | 第60-61页 |
·反应机理探讨 | 第61-62页 |
·已知油溶性氧化剂对二苯并噻吩脱除情况对比 | 第62页 |
·小结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1页 |
附录A 常用缩略语 | 第71-72页 |
附录B 表征用原始谱图 | 第72-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