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士子在地方习业求举之研究
绪论 | 第1-19页 |
一 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二 题目及相关概念界说 | 第13-15页 |
三 史料运用 | 第15-16页 |
四 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第一章 唐代士子在地方求学的官学途径 | 第19-40页 |
第一节 唐代地方官学的兴废 | 第19-28页 |
第二节 地方官学的师资与学生 | 第28-35页 |
第三节 州县官学的教学内容及学生的书籍、食宿等 | 第35-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第二章 唐代士子在地方求学的私学途径 | 第40-61页 |
第一节 个体家庭教育 | 第40-45页 |
第二节 私塾与村学 | 第45-52页 |
第三节 私人讲学与私授 | 第52-59页 |
小结 | 第59-61页 |
第三章 唐代士子在州县的求举 | 第61-78页 |
第一节 士子求举之一般过程 | 第61-66页 |
第二节 士子对取解州府之选择 | 第66-70页 |
第三节 士子的求举活动 | 第70-76页 |
小结 | 第76-78页 |
第四章 唐代士子求学及求举资费的来源 | 第78-99页 |
第一节 士子求学资费来源——亲友资助和自助 | 第78-84页 |
第二节 士子求学资费来源——寄食寺院或他人资助 | 第84-90页 |
第三节 士子应举资费的来源 | 第90-97页 |
小结 | 第97-99页 |
结语 | 第99-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