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我国刑事一审审限问题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综述第9-10页
第一章 中国审限制度源流初探第10-13页
 一、我国审限制度概况第10-11页
 二、我国审限制度产生历史原因初探第11-13页
第二章 中国审限制度实证调查与反思第13-37页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第13-15页
  (一) 调查对象第13-14页
  (二) 调研方法第14-15页
  (三) 调研思路第15页
 二、审限制度现状调查第15-20页
  (一) 审限压力概述第16-17页
  (二) 审限压力调查第17-20页
   1、不同犯罪客体案件审限压力情况第17-18页
   2、不同犯罪主体案件审限压力情况第18页
   3、适用不同程序案件审限压力情况第18-19页
   4、不同诉讼方式案件审限压力情况第19-20页
 三、审限压力原因调查第20-32页
  (一) 司法体制原因第20-28页
   1、司法资源配置第20-22页
   2、目标考核制度第22-24页
   3、法官独立问题第24-28页
  (二) 现行羁押/保释制度配置不尽合理第28-30页
   1、审前羁押的问题第28-29页
   2、缺乏普适的保释制度第29-30页
  (三) 案件分流程度不够第30-31页
  (四) 书面审理模式的影响第31-32页
 四、审限压力对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的影响第32-36页
  (一) 审限压力对程序公正的影响第32-35页
   1、“隐性超审”案件对程序公正的影响第32-34页
   2、案件延滞对程序公正的影响第34-35页
  (二) 审限压力对实体正义影响的分析第35-36页
 小结第36-37页
第三章 国外的经验第37-50页
 一、美国的相关做法第37-41页
  (一) 认罪协商第37-38页
  (二) 装配线司法第38-39页
  (三) 调解制度第39-40页
  (四) 保释制度第40-41页
 二、日本的相关做法第41-43页
  (一) 迅速审判第41-42页
  (二) 规定羁押期限第42页
  (三) 保释制度第42页
  (四) 自白案件与简易审判程序第42-43页
  (五) 审理期间的特别规定第43页
 三、俄罗斯的相关做法第43-45页
  (一) 严格的司法审查第44页
  (二) 羁押时间的细致规定第44-45页
 四、德国的相关做法第45-48页
  (一) 集中审理原则第45页
  (二) 快速审判程序第45-46页
  (三) 刑事处罚令第46-47页
  (四) 关于羁押第47-48页
 五、其它国家的相关做法第48页
 小结第48-50页
第四章 中国审限制度完善的思考第50-65页
 一、存废之争第50-53页
  (一) 我国审限制度不能废除第50页
  (二) 我国审限制度不能废除之原因第50-53页
 二、制度的完善第53-65页
  (一) 审限规定整体不变,调整个别类型犯罪的审理期限第53-55页
   1、在立法中增加违反审限规定的后果及延长审限规定并不能解决审限压力问题第53页
   2、保持现有审限规定不变,调整个别类型犯罪的审理期限第53-55页
  (二) 配套制度改革第55-65页
   1、扩大程序简化的范围,完善案件分流机制第55-57页
   2、建立认罪案件的速决程序第57-59页
   3、科学配置审理资源第59-60页
   4、限制自诉案件范围第60-63页
   5、适当配置羁押/保释制度第63-65页
结论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8页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第68-69页
声明第69-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数据挖掘的入侵检测未知攻击识别框架研究
下一篇:含丁二烯结构空穴传输材料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