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前言 | 第9-12页 |
一、官僚制的一般理论 | 第12-23页 |
(一) 韦伯的理性官僚制 | 第12-19页 |
1. 理性官僚制的产生 | 第14-16页 |
2. 理性官僚制的含义和特征 | 第16-17页 |
3. 理性官僚制的理性化精神内核 | 第17-19页 |
(二) 关于理性官僚制的几个问题 | 第19-23页 |
1. 对理性官僚制的批评 | 第19-21页 |
2. 对理性官僚制批评的再认识 | 第21-23页 |
二、新公共管理的兴起与发展 | 第23-36页 |
(一) 新公共管理的兴起和发展 | 第23-29页 |
1. 新公共管理产生的背景和社会经济基础 | 第23-25页 |
2. 新公共管理的发展历程 | 第25-29页 |
(二) 新公共管理的内涵、特征 | 第29-31页 |
1. 新公共管理的内涵 | 第29-31页 |
2. 新公共管理的特征 | 第31页 |
(三) 新公共管理和官僚制在价值取向上的差异 | 第31-36页 |
1. 新公共管理和官僚制在理性价值取向上的差异 | 第31-33页 |
2. 新公共管理和官僚制在哲学价值取向上的差异 | 第33-36页 |
三、中国社会发展对官僚制和新公共管理的矛盾需求 | 第36-51页 |
(一) 古代和近代中国官僚制的发展 | 第36-41页 |
1. 中国古代官僚制的演变 | 第37-40页 |
2. 近现代的官僚制状况 | 第40-41页 |
(二) 中国公共行政理性化的缺失 | 第41-47页 |
1. 建国后我国公共行政存在的问题 | 第42-43页 |
2. 我国公共行政问题的原因探析 | 第43-47页 |
(三) 对新公共管理的辩证思考 | 第47-51页 |
1. 新公共管理给我国行政管理的启示性 | 第47-49页 |
2. 关于新公共管理对于中国社会发展启示的辩证思考 | 第49-51页 |
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的第三条道路 | 第51-63页 |
(一) 构建和当代中国实际相适应的现代化官僚制 | 第51-58页 |
1. 构建理性化的政治权力结构 | 第51-53页 |
2. 构建现代化的官僚制行政组织 | 第53-55页 |
3. 营造理性化的价值观念和法律环境 | 第55-58页 |
(二) 引入新公共管理中适应中国国情的元素 | 第58-63页 |
1. 调整权力分配关系,适度分权 | 第58-59页 |
2. 分化政府职能,分开政府的决策职能与执行职能 | 第59-60页 |
3. 建立有机的政府组织,增强其适应性和回应性 | 第60-61页 |
4. 培育社会中介组织,建立国家与社会的合作 | 第61页 |
5. 改革现行行政行为模式,实现公共行政制度创新 | 第61-63页 |
结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后记 | 第67-68页 |
研究生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