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21页 |
1.1 网络安全概述 | 第12-14页 |
1.1.1 不容忽视的网络安全现状 | 第12-13页 |
1.1.2 网络安全一般特征 | 第13-14页 |
1.2 常见的网络攻击方法 | 第14-15页 |
1.3 网络安全技术 | 第15-20页 |
1.4 本文的内容结构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入侵检测 | 第21-31页 |
2.1 入侵检测研究的必要性 | 第21-22页 |
2.2 入侵检测系统的发展 | 第22-23页 |
2.3 入侵检测技术原理 | 第23-29页 |
2.3.1 基于误用的入侵检测检测 | 第24-25页 |
2.3.2 基于异常的入侵检测 | 第25-28页 |
2.3.3 两种技术的比较 | 第28-29页 |
2.4 入侵检测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 | 第29-30页 |
2.4.1 入侵检测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29页 |
2.4.2 入侵检测的发展趋势 | 第29-30页 |
2.5 本章小节 | 第30-31页 |
第三章 数据挖掘技术在入侵警报挖掘中的应用 | 第31-42页 |
3.1 数据挖掘技术 | 第31-37页 |
3.1.1 数据挖掘的概念 | 第31-32页 |
3.1.2 数据挖掘的特点 | 第32页 |
3.1.3 数据挖掘的系统结构及其一般过程 | 第32-34页 |
3.1.4 常见的数据挖掘分析方法 | 第34-37页 |
3.1.4.1 关联分析 | 第34-35页 |
3.1.4.2 序列分析 | 第35-36页 |
3.1.4.3 分类分析 | 第36-37页 |
3.1.4.4 聚类分析 | 第37页 |
3.2 数据挖掘技术在入侵警报分析中的应用 | 第37-41页 |
3.2.1 网络入侵检测与入侵警报 | 第37-38页 |
3.2.2 重复警报、误警产生的主要原因 | 第38-40页 |
3.2.3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警报日志 | 第40页 |
3.2.4 现有的相关研究 | 第40-41页 |
3.3 本章小节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 NIDS警报异常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 第42-53页 |
4.1 系统模型框架 | 第42-45页 |
4.2 数据挖掘模块的设计与分析 | 第45-49页 |
4.2.1 预处理子模块 | 第45页 |
4.2.2 数据挖掘子模块 | 第45-48页 |
4.2.3 表达和评价、训练子模块 | 第48-49页 |
4.2.3.1 表达子模块 | 第48页 |
4.2.3.2 评价和训练子模块 | 第48-49页 |
4.3 警报流分析子模块的设计与分析 | 第49-52页 |
4.3.1 模式库接口子模块 | 第50页 |
4.3.2 I/O缓冲区 | 第50-51页 |
4.3.3 分析子模块 | 第51-52页 |
4.3.4 警报流采集子模块 | 第52页 |
4.3.5 报警子模块 | 第52页 |
4.4 本章小节 | 第52-53页 |
第五章 使用 Snort工具的系统模拟实验 | 第53-63页 |
5.1 Snort和 Snort警报 | 第53-54页 |
5.2 模拟实验 | 第54-62页 |
5.2.1 模拟实验平台 | 第54-56页 |
5.2.1.1 实验数据源 | 第54-55页 |
5.2.1.2 实验设备 | 第55-56页 |
5.2.2 模拟实验方案 | 第56-62页 |
5.2.2.1 实验目的 | 第56页 |
5.2.2.2 实验流程 | 第56-57页 |
5.2.2.3 实验过程 | 第57-60页 |
5.2.2.4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0-62页 |
5.3 本章小节 | 第62-6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6.1 本文的主要贡献 | 第63-64页 |
6.2 进一步工作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