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第1章 研究综述 | 第13-26页 |
·选题背景 | 第13-14页 |
·国内外种植业面源污染研究进展 | 第14-21页 |
·环境水体中种植业面源污染负荷及分布特点 | 第15-16页 |
·环境水体中种植业面源污染来源解析研究 | 第16-19页 |
·种植业面源污染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种植业面源污染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1-22页 |
·研究目的 | 第21页 |
·研究意义 | 第21-22页 |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研究方法 | 第23页 |
·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研究特色和创新点 | 第24-26页 |
·研究特色 | 第24-25页 |
·创新点 | 第25-26页 |
第2章 南四湖流域种植业面源污染负荷和特征研究 | 第26-43页 |
·南四湖流域种植业面源分布概况 | 第26-30页 |
·南四湖流域种植业面源地表径流水样品采集 | 第30-34页 |
·南四湖流域种植业面源污染调查 | 第30-33页 |
·研究区的布设及径流池的设置 | 第33-34页 |
·南四湖流域种植业面源地表径流水样品采集 | 第34页 |
·南四湖流域种植业面源地表径流水样品中不同形态氮磷含量分析 | 第34-37页 |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34页 |
·样品前处理 | 第34-35页 |
·样品分析 | 第35-36页 |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 第36-37页 |
·南四湖流域种植业面源污染特征 | 第37-41页 |
·小麦-水稻轮作模式 | 第37-38页 |
·小麦-玉米轮作模式 | 第38-40页 |
·大蒜-玉米轮作模式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3章 南四湖流域环境水体中不同形态的氮磷分布特征研究 | 第43-52页 |
·南四湖流域水体污染现状 | 第43-46页 |
·南四湖入湖河流样品采集 | 第46-49页 |
·入湖河流采样点的布设及样品采集方案 | 第46-48页 |
·南四湖入湖河流样品采集 | 第48-49页 |
·南四湖入湖河流样品中不同形态氮憐含量分析 | 第49页 |
·南四湖流域水体富营养化现状 | 第49-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4章 南四湖流域种植业面源氮碳来源解析研究 | 第52-61页 |
·种植业面源污染成分谱确定 | 第52-54页 |
·水环境受体污染成分谱确定 | 第54-55页 |
·种植业面源污染来源解析 | 第55-59页 |
·主成分分析 | 第55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55-59页 |
·来源解析结论 | 第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5章 南四湖种植业面源污染控制措施 | 第61-66页 |
·科学合理施肥 | 第61-62页 |
·调整施肥品种结构 | 第61-62页 |
·鼓励增施新型肥料 | 第62页 |
·推广利用缓释肥料 | 第62页 |
·实施测土配方施肥 | 第62页 |
·建设湿地工程 | 第62-63页 |
·健全法律制度 | 第63-64页 |
·制定专门法律、完善法律体系 | 第63-64页 |
·明确奖惩措施、强化法律责任 | 第64页 |
·加强宣传教育、鼓励公众参与 | 第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第66-68页 |
·全文结论 | 第66-67页 |
·研究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5页 |
后记 | 第75-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