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出版事业论文--出版工作理论论文

出版传播学理论体系研究

引 言第1-9页
第一章 出版传播学的学科定位、研究方法及意义第9-23页
 一、 学科属性与学科特点第9-11页
  (一) 出版传播学的学科属性第9-10页
  (二) 出版传播学的学科特点第10-11页
 二、 学科地位:出版传播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第11-16页
  (一) 出版传播学与上位学科的关系第11-13页
  (二) 出版传播学与相关分支传播学的关系第13-15页
  (三) 出版传播学与其他分支出版学的关系第15页
  (四) 出版传播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第15-16页
 三、 出版传播学的研究方法第16-21页
  (一) 研究方法更新与变革的重要性第16-17页
  (二) 指导思想: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第17-19页
  (三) 系统科学方法第19-20页
  (四) 传播学研究方法第20页
  (五) 已有的出版研究方法第20-21页
  (六) 其他方法第21页
 四、 出版传播学的研究意义第21-23页
  (一) 有助于出版理论建设并推动出版学学科建设第21-22页
  (二) 有助于全面认识人类传播现象并推动传播学学科建设第22页
  (三) 有助于解决出版活动中的现实问题并提高出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第22-23页
第二章 出版传播学的基本范畴及其理论体系的提出第23-37页
 一、 出版传播学的基本范畴第23-31页
  (一) 出版传播(现象)第23-28页
  (二) 出版传播规律第28-29页
  (三) 出版传播目的第29-31页
 二、 出版传播学理论体系的提出第31-37页
  (一) 出版传播现象的两个基本层次第31-32页
  (二) 构建出版传播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原则第32-35页
  (三) 出版传播学的总体框架第35-37页
第三章 个体性考察:出版传播过程第37-56页
 一、 出版传播过程的基本要素第37-47页
  (一) 出版传播者第37-41页
  (二) 出版传播内容:作品信息第41-43页
  (三) 出版传播媒介:出版物第43-45页
  (四) 出版传播接收者第45-47页
 二、 出版传播过程的总体分析第47-56页
  (一) 出版传播过程是四个基本要素相互制约的过程第47-48页
  (二) 出版传播过程中的基本规律第48-50页
  (三) 出版传播目的与出版传播效果第50-53页
  (四) 出版传播技术与出版传播策略第53-56页
第四章 整体性考察:出版传播发展及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第56-74页
 一、 出版传播的起源与发展第56-65页
  (一) 出版传播的起源与古代出版传播的发展第57-60页
  (二) 机械印刷技术革新与近代出版传播的发展第60-62页
  (三) 数字复制技术革新与现代出版传播的发展及其趋势第62-65页
 二、 出版传播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第65-74页
  (一) 出版传播的社会特征第65-67页
  (二) 发展规律:出版传播要适应社会的发展第67-70页
  (三) 发展目的:实现出版自由第70-71页
  (四) 出版传播制度与出版传播体制第71-74页
结 语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84页
致谢第84-85页
独创性声明第85页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第85-86页
作者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HSK(高等)口试评分时间的概化理论分析
下一篇:清营解表法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免疫调节机制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