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时期浑源刘氏家族研究--以刘祁为中心
| 绪论 | 第1-13页 |
| 第一章 刘氏家族概述 | 第13-21页 |
| 第一节 辽金时期的刘氏家族 | 第13-16页 |
| 一、远祖刘用 | 第13页 |
| 二、刘翰 | 第13页 |
| 三、刘撝 | 第13-14页 |
| 四、刘汲 刘渭 刘濬 | 第14-16页 |
| 第二节 元代刘氏后人 | 第16-21页 |
| 一、刘氏 | 第16-18页 |
| 二、刘从禹、刘从恺、刘从稷 | 第18-19页 |
| 三、刘祁 刘郁 刘邺 | 第19-21页 |
| 第二章 刘撝 | 第21-28页 |
| 第一节 刘撝的生平事迹 | 第21-23页 |
| 一、科场夺魁 | 第21页 |
| 二、徙家浑源 | 第21-22页 |
| 三、连知贡举 兴利除害 | 第22页 |
| 四、刚直不阿 不附朋党 | 第22-23页 |
| 第二节 金百年文宗 | 第23-25页 |
| 一、程文妙绝 一世师宗 | 第23-24页 |
| 二、以才择婿 独具只眼 | 第24-25页 |
| 第三节 刘撝的著述和有关文献 | 第25-28页 |
| 一、传世诗作 | 第26页 |
| 二、有关文献 | 第26-28页 |
| 第三章 刘汲 | 第28-33页 |
| 第一节 刘汲的生平 | 第28-30页 |
| 一、屡仕州县 勤政爱民 | 第28页 |
| 二、应奉翰林 | 第28-29页 |
| 三、倦于宦游 回归故园 | 第29页 |
| 四、放浪山水 傲世自重 | 第29-30页 |
| 第二节 诗名传世 | 第30-33页 |
| 一、诗学白居易 平淡自然 | 第30-31页 |
| 二、行学古人 | 第31-33页 |
| 第四章 刘从益 | 第33-49页 |
| 第一节 刘从益的生平 | 第33-39页 |
| 一、措画出众 | 第33-34页 |
| 二、监察御史任上 | 第34页 |
| 三、闲居淮阳时期 | 第34-35页 |
| 四、出令叶县 | 第35-36页 |
| 五、应奉翰林文字 | 第36-39页 |
| 第二节 文学大家 | 第39-43页 |
| 一、文坛巨匠 | 第39-40页 |
| 二、长于诗歌 | 第40-41页 |
| 三、喜用次韵 | 第41-42页 |
| 四、刘从益的诗论思想 | 第42-43页 |
| 第三节 道学名师 | 第43-44页 |
| 第四节 闻名遐迩的浑源雷刘 | 第44-47页 |
| 一、雷渊生平 | 第44-46页 |
| 二、雷刘享誉文坛 | 第46页 |
| 三、人才辈出的浑源雷氏 | 第46-47页 |
| 第五节 关于刘从益的生卒年 | 第47-49页 |
| 第五章 刘祁 | 第49-87页 |
| 第一节 刘祁的生平 | 第49-57页 |
| 一、游宦河南 广交名流 | 第49页 |
| 二、师从赵秉文 闭户苦读 | 第49-51页 |
| 三、被围困于南京 | 第51-52页 |
| 四、全家北渡 滞留武川 | 第52-53页 |
| 五、回到故乡浑源 潜心著述 | 第53-54页 |
| 六、夺魁南京 仕于蒙古 | 第54-56页 |
| 七、逝于相台 | 第56-57页 |
| 第二节 一代宗师 | 第57-59页 |
| 一、元代的首批考试官 | 第57-58页 |
| 二、名士多出其门 | 第58-59页 |
| 三、文名满天下 | 第59页 |
| 第三节 刘祁的史学成就 | 第59-66页 |
| 一、千古名作《归潜志》 | 第59-64页 |
| 二、《北使记》 | 第64-66页 |
| 第四节 刘祁的哲学观点 | 第66-68页 |
| 一、不信佛老 | 第66-67页 |
| 二、具有唯物主义倾向 | 第67-68页 |
| 第五节 刘祁的文学成就 | 第68-74页 |
| 一、诗歌 | 第68-71页 |
| 二、散文 | 第71-74页 |
| 第六节 刘祁交游考 | 第74-83页 |
| 一、隐居故乡期间 | 第74-81页 |
| 二、其他 | 第81-83页 |
| 第七节 刘祁与元好问 | 第83-87页 |
| 一、早年诗友 | 第83-84页 |
| 二、因崔立碑事而疏远 | 第84-86页 |
| 三、金亡后的间接交往 | 第86-87页 |
| 第六章 刘郁 | 第87-98页 |
| 第一节 刘郁的生平事迹 | 第87-90页 |
| 一、生于代北 长于河南 | 第87页 |
| 二、流离各地 北归乡里 | 第87-88页 |
| 三、两游东平 结交名流 | 第88页 |
| 四、徙居真定 | 第88-89页 |
| 五、乘传赴阙 | 第89页 |
| 六、被谴辞退 著《西使记》 | 第89页 |
| 七、出任新河县尹 | 第89-90页 |
| 八、召拜监察御史 | 第90页 |
| 九、去世于燕京 | 第90页 |
| 第二节 一代名士 | 第90-92页 |
| 一、西京才子 与兄齐名 | 第90-91页 |
| 二、所交多当代名士 | 第91-92页 |
| 第三节 刘郁的著作 | 第92-96页 |
| 一、名作《西使记》 | 第92-96页 |
| 二、诗文 | 第96页 |
| 三、书法 | 第96页 |
| 第四节 刘祁和刘郁在金元史学界的地位 | 第96-98页 |
| 结语 | 第98-100页 |
| 一、元代中期以后刘氏家族衰落的原因 | 第98页 |
| 二、浑源的刘氏文化遗存 | 第98-100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0-103页 |
| 一、史籍 | 第100-101页 |
| 二、专著 | 第101-102页 |
| 三、论文 | 第102-103页 |
| 附录 | 第103-112页 |
| 一、刘从益年谱 | 第103-107页 |
| 二、刘祁年谱 | 第107-11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目录 | 第112-113页 |
| 后记 | 第113-114页 |
|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声明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