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 第1-11页 |
前言 | 第11-12页 |
第一部分 道德、权力及其相关概念 | 第12-17页 |
一、权力概念四说 | 第12-14页 |
(一) 力量说 | 第12页 |
(二) 能力说 | 第12-13页 |
(三) 控制说 | 第13页 |
(四) 关系说 | 第13-14页 |
二、道德及权力道德的概念及特征 | 第14-15页 |
(一) 道德及权力道德的概念 | 第14页 |
(二) 权力道德的特征 | 第14-15页 |
三、权力道德法律化概述 | 第15-17页 |
(一) 道德法律化 | 第15-16页 |
(二) 权力道德法律化 | 第16-17页 |
第二部分 古今中外的道德及权力道德法律化 | 第17-24页 |
一、中国的道德法律化 | 第17-18页 |
(一) 中国古代道德法律化 | 第17-18页 |
(二) 中国现代道德法律化 | 第18页 |
二、西方道德法律化 | 第18-19页 |
三、中西方国家权力道德法律化 | 第19-24页 |
第三部分 道德及权力道德法律化的可行性分析 | 第24-29页 |
一、可能性分析——法律道德化与道德法律化 | 第24-25页 |
二、现实性分析——“权”大、“官”大还是“法”大、“理”大 | 第25-28页 |
(一) 权力道德法律化乃形势使然 | 第25-26页 |
(二) 行政道德建设严重滞后 | 第26页 |
(三) 行政道德的社会调控机制不健全 | 第26-27页 |
(四) 行政道德教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 第27-28页 |
三、必要性分析——“性善”与“性恶”,“自律”与“他律” | 第28-29页 |
(一) 官德建设过分依赖人性而忽视理性 | 第28页 |
(二) 官德建设过分依赖道德而忽视制度 | 第28-29页 |
(三) 官德建设过分依赖自律而忽视他律 | 第29页 |
第四部分 我国权力道德法律化的思考与评析 | 第29-40页 |
一、我国权力道德法律化的问题分析 | 第29-30页 |
(一) 权力道德法律化的多层次性 | 第29-30页 |
(二) 没有形成法律制度性的保障 | 第30页 |
(三) 泛道德化倾向 | 第30页 |
二、中西方权力道德法律化比较分析 | 第30-32页 |
(一) 方式与做法不同 | 第31页 |
(二) 政策在中西方权力道德建设中的作用不同 | 第31页 |
(三) 效果不同 | 第31-32页 |
三、权力道德法律化的途径思考 | 第32-35页 |
(一) 法律制度建设 | 第32-33页 |
(二) 思想政治教育 | 第33-35页 |
四、权力道德法律化应注意的问题 | 第35-36页 |
(一) 限度问题 | 第35页 |
(二) 可操作性问题 | 第35-36页 |
(三) 人权保护问题 | 第36页 |
五、当今中国权力道德法律化的现实意义 | 第36-40页 |
(一) 实施依法治国、以德治国方略的关键 | 第36-38页 |
(二) 有助于实现依法行政,减少或防止权力腐败 | 第38页 |
(三)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 | 第38-40页 |
结束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后记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