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前言 | 第1-25页 |
| ·烟粉虱及其天敌种类概述 | 第9-13页 |
| ·烟粉虱概况 | 第9-11页 |
| ·烟粉虱天敌种类概述 | 第11-13页 |
| ·烟粉虱抗药性 | 第13页 |
| ·捕食者-猎物关系的评价方法 | 第13-22页 |
| ·室内功能反应评价 | 第13-14页 |
| ·直接观察法 | 第14页 |
| ·放射标记法 | 第14页 |
| ·蛋白电泳分析法 | 第14-15页 |
| ·血清学分析法 | 第15页 |
| ·酶联免疫吸附法 | 第15-16页 |
| ·以DNA为基础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 第16-22页 |
| ·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 | 第22-24页 |
| ·FQ-PCR技术原理 | 第22-24页 |
| ·FQ-PCR特点 | 第24页 |
| ·FQ-PCR应用 | 第24页 |
|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4-25页 |
| 2.研究内容 | 第25-48页 |
| ·天敌对烟粉虱捕食作用的SCAR标记检测 | 第25-36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5-32页 |
| ·实验材料 | 第25-27页 |
| ·实验方法 | 第27-32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2-35页 |
| ·PCR随机扩增及SCAR标记分析 | 第32-33页 |
| ·SCAR引物的种特异性检验及对不同虫态、性别烟粉虱的扩增效果 | 第33-34页 |
| ·DNA提取技术的验证 | 第34页 |
| ·天敌对烟粉虱的捕食作用 | 第34-35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35-36页 |
| ·Taqman实时荧光PCR(FQ-PCR)体系建立 | 第36-41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6-39页 |
| ·实验材料 | 第36-37页 |
| ·实验方法 | 第37-39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9-41页 |
| ·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39-41页 |
| ·TaqMan探针的检测灵敏性 | 第41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41页 |
| ·烟粉虱捕食性天敌捕食效应的定量(FQ-PCR)检测 | 第41-48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1-42页 |
| ·实验材料 | 第41-42页 |
| ·实验方法 | 第42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2-46页 |
| ·捕食量与定量检测效果的关系 | 第42-44页 |
| ·消化时间与定量检测效果的关系 | 第44-45页 |
| ·天敌对烟粉虱捕食作用的定量检测 | 第45-46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46-48页 |
| 3.结论与展望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7页 |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