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 第1-9页 |
| 第一部分 证明标准概说 | 第9-20页 |
| 一、证明标准的含义 | 第9-14页 |
| (一) 关于证明标准的称谓 | 第10页 |
| (二) 证明标准的拘束对象 | 第10-11页 |
| (三) 证明标准与自由心证 | 第11-12页 |
| (四) 证明标准的法定性 | 第12页 |
| (五) 证明标准的最低性 | 第12-14页 |
| 二、几种常见的证明标准 | 第14-17页 |
| (一) 优势证明标准 | 第15-16页 |
| (二) 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 | 第16页 |
| (三) 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 | 第16-17页 |
| 三、客观真实标准与法律真实标准 | 第17-20页 |
| (一) 客观真实标准 | 第17-19页 |
| (二) 法律真实标准 | 第19-20页 |
| 第二部分 三大诉讼证明标准的比较研究 | 第20-27页 |
| 一、刑、民事诉讼证明标准与行政诉讼证明标准的比较研究 | 第21-24页 |
| (一) 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的比较研究 | 第21-23页 |
| (二) 行政诉讼证明标准与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比较研究 | 第23-24页 |
| (三) 行政诉讼证明标准与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比较研究 | 第24页 |
| 二、行政诉讼自身的特性及其对证明标准的影响 | 第24-27页 |
| (一) 行政诉讼证明标准具有复审性 | 第24-26页 |
| (二) 行政诉讼证明标准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 第26-27页 |
| 第三部分 国外行政诉讼证明标准的考察 | 第27-36页 |
| 一、英美法系国家的行政诉讼证明标准 | 第27-32页 |
| (一) 美国 | 第28-31页 |
| (二) 英国 | 第31-32页 |
| 二、大陆法系国家的行政诉讼证明标准 | 第32-35页 |
| (一) 法国 | 第33-34页 |
| (二) 德国 | 第34-35页 |
| 三、日本的行政诉讼证明标准 | 第35-36页 |
| 四、思考和启示 | 第36页 |
| 第四部分 构建我国行政诉讼证明标准体系 | 第36-53页 |
| 一、行政诉讼证明标准的现状 | 第36-42页 |
| (一) 我国现行行政诉讼证明标准的相关法律规定 | 第36-40页 |
| (二) 行政诉讼证明标准的研究现状 | 第40-42页 |
| 二、构建行政诉讼证明标准体系应当注意的因素 | 第42-45页 |
| (一) 行政诉讼的模式 | 第42-43页 |
| (二) 行政诉讼的目的 | 第43页 |
| (三) 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 | 第43页 |
| (四) 行政行为类型的多样性 | 第43-44页 |
| (五) 行政诉讼的审理程度 | 第44页 |
| (六) 行政诉讼案件的复杂程度 | 第44页 |
| (七) 行政诉讼证明标准具有可操作性 | 第44页 |
| (八) 行政诉讼所追求的价值目标 | 第44-45页 |
| (九) 国际上通行的惯例 | 第45页 |
| 三、构建我国行政诉讼证明标准体系 | 第45-53页 |
| (一) 建立法定证明基础上的自由心证证明模式 | 第45-48页 |
| (二) 多元化的行政诉讼证明标准体系 | 第48-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 后记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