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 第1-17页 |
·土地利用变化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进展 | 第9-13页 |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的关系 | 第9页 |
·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背景 | 第9页 |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内容和关键性领域 | 第9-10页 |
·土地利用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 第10-11页 |
·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 | 第11-12页 |
·国际上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现状 | 第12-13页 |
·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 | 第13页 |
·河北省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情况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4-17页 |
2 研究区域基本情况 | 第17-23页 |
·河北省自然地理概况 | 第17-21页 |
·地理位置、面积 | 第17页 |
·气候 | 第17页 |
·日照条件 | 第17页 |
·温度条件 | 第17-18页 |
·降水条件 | 第18页 |
·灾害情况 | 第18-19页 |
·地形、地貌 | 第19-20页 |
·土壤 | 第20-21页 |
·植被 | 第21页 |
·人口 | 第21页 |
·社会经济状况 | 第21-22页 |
·土地利用现状 | 第22-23页 |
3 河北省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第23-38页 |
·1986年河北省县域土地利用结构类型研究 | 第23-29页 |
·河北县域土地利用结构分类方法、原则和指标体系 | 第23-24页 |
·1986年河北省县域土地利用类型分类 | 第24-26页 |
·1986年河北省县域土地利用结构分类系统的确定 | 第26-29页 |
·1996年河北省县域土地利用结构类型研究 | 第29-33页 |
·1996年土地利用类型初步分类结果 | 第29-30页 |
·初次分类结果及其整理 | 第30页 |
·1996年河北省县域土地利用结构分类系统的确定 | 第30-32页 |
·1996年河北省主要县域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地理分布 | 第32-33页 |
·2002年河北省县域土地利用结构类型研究 | 第33-38页 |
·土地利用类型初步分类结果 | 第33页 |
·初次分类结果及其整理 | 第33-34页 |
·2002年河北省县域土地利用结构分类系统的确定 | 第34-36页 |
·2002年河北省主要县域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地理分布 | 第36-38页 |
4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 | 第38-56页 |
·因素和典型县域选取的原则 | 第38页 |
·1986年~1996年土地利用驱动力分析 | 第38-49页 |
·主成分分析 | 第39-43页 |
·典型相关分析 | 第43-49页 |
·1996~2002年土地利用驱动力分析 | 第49-54页 |
·主成分分析 | 第50-51页 |
·典型相关分析 | 第51-54页 |
·土地利用驱动力分析小结 | 第54-56页 |
5 耕地数量变化趋势的分析及预测 | 第56-67页 |
·耕地资源现状及面临形势分析 | 第56-57页 |
·耕地资源现状 | 第56-57页 |
·耕地资源面临形势 | 第57页 |
·河北省耕地数量变化分析 | 第57-62页 |
·方法 | 第57-58页 |
·程序及结果分析 | 第58-62页 |
·耕地数量变化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 第62-65页 |
·耕地数量变化和经济发展情况 | 第63页 |
·相关性及其差异分析 | 第63-65页 |
·分析结果的启示 | 第65-67页 |
·耕地的保护措施应考虑时间因素 | 第65页 |
·正确看待耕地保护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 第65页 |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益是保护耕地的根本途径 | 第65-67页 |
6 河北省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 第67-73页 |
·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67-68页 |
·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68-69页 |
·人为因素 | 第68页 |
·自然因素 | 第68-69页 |
·土地可持续开发利用应坚持的原则 | 第69-70页 |
·措施与途径 | 第70-73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73-76页 |
·主要结论 | 第73-74页 |
·研究所做工作 | 第74页 |
·研究展望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0-81页 |
作者简历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