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刑法论文

“谋而未行”基本问题研究

引言第1-9页
一、谋而未行的涵义、特征与类型第9-21页
 (一) 谋而未行的涵义第9-16页
  1. “谋”的涵义第9-15页
  2、“未行”的涵义第15-16页
 (二) 谋而未行的特征第16-19页
  1、主体特征第16页
  2、客观方面特征第16-17页
  3、主观特征第17-19页
 (三) 谋而未行的分类第19-21页
  1. 独立的谋而未行与从属的谋而未行第19-20页
  2. 为自己的谋而未行与为他人的谋而未行第20页
  3. 整体参与者的谋而未行与部分参与者的谋而未行第20-21页
二、谋而未行与正犯、共犯第21-34页
 (一) 整体参与者的谋而未行与正犯、共犯第21-25页
  1、犯罪预备阶段是否存在共同正犯第21-24页
  2.犯罪预备阶段是否存在组织犯、教唆犯、帮助犯第24-25页
 (二) 部分参与者的谋而未行与正犯、共犯第25-34页
三、整体参与者的谋而未行第34-43页
 (一) 正犯型谋而未行第34-40页
  1、共同正犯行为中的谋而未行第37页
  2、教唆行为中正犯的谋而未行第37-39页
  3、帮助行为中的正犯谋而未行第39-40页
  4、组织行为中正犯的谋而未行第40页
 (二) 共犯型谋而未行第40-43页
  1、教唆犯的预备第40-41页
  2、帮助犯的预备第41-42页
  3、组织犯的预备第42-43页
四、部分参与者的谋而未行第43-52页
 (一) 意志外的谋而未行第43-47页
  1、共同正犯的谋而未行第43-47页
  2、帮助犯的谋而未行第47页
 (二) 意志内的谋而未行第47-52页
  1、共同正犯的谋而未行第47-50页
  2、帮助犯的谋而未行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后记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线粒体损伤的影响
下一篇:宽带换能器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