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8-15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11页 |
·现实背景和意义 | 第8-11页 |
·理论背景及意义 | 第11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框架结构 | 第11-13页 |
·本文的创新及不足之处 | 第13-15页 |
·本文的创新 | 第13页 |
·本文的不足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5-28页 |
·生产性服务业基本分析 | 第15-18页 |
·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 | 第15-16页 |
·生产性服务业外延分类 | 第16-18页 |
·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和制造业之间的关系 | 第18-28页 |
·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 | 第19-22页 |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 | 第22-26页 |
·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和经济增长关系图 | 第26-28页 |
第三章: 生产性服务业的基本释义及特点 | 第28-36页 |
·生产性服务业内涵 | 第28-29页 |
·生产性服务业的外延 | 第29-32页 |
·外延分类的分析方法 | 第29-30页 |
·生产性服务业外延分类 | 第30-32页 |
·生产性服务业的特征 | 第32-36页 |
第四章: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理论模型 | 第36-42页 |
·生产性服务起源——“内部化”与“外部化”的选择 | 第36-38页 |
·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第38-42页 |
·投入品种类外生模型 | 第38-39页 |
·投入品种类内生模型 | 第39-42页 |
第五章: 生产性服务发展国际比较 | 第42-64页 |
·投入产出表分析方法、数据来源与计量工具 | 第42-46页 |
·实证主要数据指标 | 第43-45页 |
·数据来源 | 第45-46页 |
·计量工具 | 第46页 |
·计量结果及分析 | 第46-59页 |
·主要指标数据列表 | 第46-50页 |
·经济的服务化 | 第50-51页 |
·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相互关系 | 第51-56页 |
·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与经济增长 | 第56-59页 |
·中国经济结构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 第59-62页 |
·中、韩、泰、台四个经济体投入产出指标分析 | 第59-61页 |
·四经济体经济结构的政策含义 | 第61-62页 |
·本章的主要结论 | 第62-64页 |
附表Ⅰ 33 经济体服务业子行业中间需求率 | 第64-66页 |
附表Ⅱ 33 经济体中间需求率K-S 检验 | 第66-67页 |
附表Ⅲ 33 经济体经济结构聚类树状图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后记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