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 英文摘要 | 第3-11页 |
| 绪言 | 第11-13页 |
| 第1章 有关贪污罪主体规定中存在问题的提出 | 第13-24页 |
| 1.1 贪污罪主体立法演变的简要回顾 | 第13-16页 |
| 1.1.1 《惩治贪污条例》中有关贪污罪主体的规定 | 第13-14页 |
| 1.1.2 1979年《刑法》中有关贪污罪主体的规定 | 第14-15页 |
| 1.1.3 《关于惩治贪污贿赂罪的补充规定》中规定的贪污罪主体 | 第15-16页 |
| 1.1.4 《关于惩治违犯公司法犯罪的决定》对贪污罪主体的界定 | 第16页 |
| 1.2 现行《刑法》中有关贪污罪主体的规定 | 第16-18页 |
| 1.3 贪污罪主体的规定中存在问题的提出 | 第18-24页 |
| 第2章 对贪污罪主体规定的社会学分析 | 第24-45页 |
| 2.1 从历史文化传统上进行的分析 | 第24-30页 |
| 2.1.1 我国传统文化与贪污罪立法 | 第24-27页 |
| 2.1.2 我国贪污罪主体之规定与外国相关规定之比较 | 第27-30页 |
| 2.2 从政治层面上进行的分析 | 第30-37页 |
| 2.2.1 一元化社会结构与贪污罪主体无限扩大的趋势 | 第30-34页 |
| 2.2.2 二元化社会结构与贪污罪主体的相对缩小 | 第34-37页 |
| 2.3 从经济层面上进行的分析 | 第37-45页 |
| 2.3.1 计划经济与“公共财产神圣”观对贪污罪主体立法的影响 | 第38-40页 |
| 2.3.2 市场经济与私有财产观念的提高对贪污罪主体规定的冲击 | 第40-45页 |
| 第3章 对贪污罪主体规定的反思 | 第45-50页 |
| 3.1 罪刑法定原则与贪污罪主体之规定 | 第46-48页 |
| 3.2 罪刑均衡原则与贪污罪主体之规定 | 第48-50页 |
| 结语 | 第50-51页 |
| 致谢 | 第51-5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 独创性声明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