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第一部分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现代研究 | 第10-24页 |
一、中医对本病的研究 | 第10-13页 |
1. 中医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10页 |
2. 辨证论治 | 第10-12页 |
3. 外治法 | 第12-13页 |
4. 其他治法 | 第13页 |
二、西医对本病的研究 | 第13-18页 |
1. 病因 | 第13页 |
2. 发病机制 | 第13-14页 |
3. 检查方法 | 第14-16页 |
4. 诊断 | 第16-18页 |
三、临床分期 | 第18-19页 |
1. X线的分期 | 第18-19页 |
2. 临床分期 | 第19页 |
3. 关节镜下软骨损伤分级 | 第19页 |
四、治疗现状 | 第19-24页 |
1. 保守治疗 | 第19-22页 |
2. 非保守治疗 | 第22-23页 |
3. 物理疗法 | 第23-24页 |
第二部分 “易层”敷贴结合膝关节撞击疗法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 第24-44页 |
一、目的 | 第24页 |
二、研究设计 | 第24页 |
三、病例选择 | 第24-25页 |
1. 膝OA的诊断标准 | 第24页 |
2. 膝OA的中医辨证 | 第24-25页 |
3. 纳入病例标准 | 第25页 |
4. 病例排除标准 | 第25页 |
5. 中止实验标准 | 第25页 |
6. 病例的脱落 | 第25页 |
7. 病例的剔除 | 第25页 |
四、治疗方案 | 第25-26页 |
1. 治疗组治疗方法 | 第25-26页 |
2. 对照组治疗方法 | 第26页 |
3. 疗程 | 第26页 |
4. 随访 | 第26页 |
五、观察指标 | 第26页 |
1. 膝功能判定方法 | 第26页 |
2. 平地行走疼痛 | 第26页 |
3. 膝关节肿胀程度 | 第26页 |
4. 膝关节屈曲障碍 | 第26页 |
六、疾病疗效评定标准 | 第26页 |
七、统计分析方法 | 第26页 |
八、结果 | 第26-42页 |
1. 两组基线特征比较 | 第26-28页 |
2. 两组治疗后疗效指标的比较 | 第28-42页 |
3. 两组治疗后第14天总体疗效的比较 | 第42页 |
九、结论 | 第42-44页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44-47页 |
一、膝OA药物治疗方案的选择 | 第44页 |
二、“易层”敷贴结合膝关节撞击疗法治疗膝OA的探讨 | 第44-45页 |
三、关于临床试中的若干问题 | 第45-46页 |
四、基因治疗骨关节炎的研究与展望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