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3页 |
第一章 中产阶层理论与实践 | 第13-31页 |
第一节 中产阶层理论回顾 | 第13-23页 |
一 西方中产阶级理论的发展历史 | 第14-18页 |
二 中国有关中产阶层的研究 | 第18-23页 |
第二节 国际视野下的中产阶级 | 第23-31页 |
一 美国的中产阶级 | 第23-25页 |
二 欧洲的中产阶级 | 第25-27页 |
三 亚洲的中产阶级 | 第27-31页 |
第二章 中国中产阶层现实状况 | 第31-41页 |
第一节 谁是中国的中产阶层 | 第31-34页 |
一 职业中产 | 第31-33页 |
二 综合型中产 | 第33-34页 |
三 中产阶层的特征 | 第34页 |
第二节 中国中产阶层的主观生活质量 | 第34-41页 |
一 概述 | 第35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35-36页 |
三 中国中产阶层的主观生活质量分析 | 第36-41页 |
第三章 中国中产阶层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 | 第41-49页 |
第一节 中国中产阶层的重要性 | 第41-45页 |
一 政治的需要 | 第41-42页 |
二 经济的需要 | 第42-43页 |
三 社会的需要 | 第43-44页 |
四 文化的需要 | 第44-45页 |
第二节 中国中产阶层的发展趋势 | 第45-49页 |
一 政策导向趋势 | 第45-46页 |
二 经济发展的带动 | 第46页 |
三 产业升级的带动 | 第46-47页 |
四 教育产业化的带动 | 第47页 |
五 “独生子女”——中国特色的中产阶层 | 第47-49页 |
第四章 中国中产阶层:当前的困境与对策 | 第49-57页 |
第一节 中国中产阶层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49-53页 |
一 总体人数少 | 第49页 |
二 城乡分布不均匀 | 第49页 |
三 新城市贫困 | 第49-50页 |
四 部分中产阶层不稳定、不规范 | 第50页 |
五 价值观的异化 | 第50-51页 |
六 危机意识强烈 | 第51-52页 |
七 生活格调庸俗化和内心空虚 | 第52-53页 |
第二节 扩大中国中产阶层的主要对策 | 第53-57页 |
一 发展经济,加快生产力发展步伐 | 第53-54页 |
二 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和城乡经济差距 | 第54-55页 |
三 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 第55页 |
四 严格税收调节,健全社会保障 | 第55页 |
五 普及高等教育与专业教育,加强人力资源建设 | 第55-56页 |
六 重视大众传媒对中产阶层的发展及其文化品味的影响 | 第56-57页 |
总结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期刊类 | 第58-59页 |
著作类 | 第59-60页 |
外文文献 | 第60-61页 |
后记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