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钢结构论文

半刚性连接空间钢框架二阶弹塑性理论分析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8页
插图索引第8-9页
第1章 绪论第9-16页
 1.1 引言第9页
 1.2 钢框架结构分析的历史与现状第9-14页
  1.2.1 刚性连接钢框架的结构分析第9-12页
  1.2.2 半刚性连接钢框架的结构分析第12-14页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4-16页
第2章 三维连续体有限变形基本理论和空间杆单元的几何刚度方程第16-32页
 2.1 引言第16页
 2.2 几种坐标描述方式与符合约定第16-17页
  2.2.1 拉格朗日(Lagrangian)描述第17页
  2.2.2 欧拉(Euler)描述第17页
 2.3 连续体有限变形基本理论第17-24页
  2.3.1 应变张量第17-18页
  2.3.2 应力张量第18-21页
  2.3.3 三维虚功增量方程第21-24页
 2.4 空间杆单元几何刚度方程第24-31页
  2.4.1 空间杆单元广义增量平衡方程第24-28页
  2.4.2 杆单元几何刚度方程第28-31页
 2.5 小结第31-32页
第3章 半刚性连接空间杆单元非线性刚度方程第32-47页
 3.1 引言第32页
 3.2 半刚性连接的模型第32-35页
  3.2.1 连接的分类及常用连接第32-33页
  3.2.2 半刚性连接的模型第33-35页
 3.3 半刚性连接空间杆单元非线性刚度方程第35-40页
  3.3.1 基本假定第35页
  3.3.2 半刚性连接杆单元几何刚度方程第35-37页
  3.3.3 半刚性连接杆单元弹塑性刚度方程第37-40页
 3.4 坐标变换第40-46页
  3.4.1 初始转换矩阵第41-45页
  3.4.2 转换矩阵第45-46页
 3.5 小结第46-47页
第4章 半刚性连接空间钢框架二阶弹塑性刚度方程的建立和求解第47-64页
 4.1 引言第47页
 4.2 钢框架二阶弹塑性分析的求解方法第47-55页
  4.2.1 荷载控制法第47-49页
  4.2.2 位移控制法第49-51页
  4.2.3 弹塑性杆端力第51-53页
  4.2.4 内力屈服面第53-55页
 4.3 程序的编制及说明第55-58页
  4.3.1 程序编制的要点及流程图第55-58页
  4.3.2 程序的功能第58页
 4.4 程序校核第58-60页
 4.5 算例分析第60-63页
 4.6 小结第63-64页
结论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致谢第69-70页
附录A(空间杆单元几何刚度方程的有关元素)第70-77页
附录B(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数据采集系统配置管理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犯罪及其相关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