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建筑营造技术基础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前言 | 第8-10页 |
一、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9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第一章 宋代营造机构 | 第10-24页 |
概述 | 第10页 |
第一节 三司修造案阶段 | 第10-13页 |
一 三司修造案 | 第11页 |
二 提点修造司 | 第11-12页 |
三 都大提举在京诸司库务司 | 第12-13页 |
第二节 将作监阶段 | 第13-16页 |
一 将作监的职掌 | 第13-14页 |
二 将作监的地位 | 第14-16页 |
第三节 南宋营造:地方政府修内司阶段 | 第16-19页 |
一 将作监营造职能的衰落 | 第16-17页 |
二 地方政府与修内司营造体制的确立 | 第17-19页 |
第四节 宋代营造机构的构成 | 第19-23页 |
一 修内司 | 第19-20页 |
二 东西八作司 | 第20-21页 |
三 辨材储积诸部门 | 第21-23页 |
小结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宋代营造的工和料 | 第24-44页 |
概述 | 第24页 |
第一节 工 | 第24-33页 |
一 成分及其来源 | 第24-32页 |
二 身份和地位 | 第32-33页 |
第二节 料 | 第33-43页 |
一 建筑用材 | 第33-39页 |
二 木材来源 | 第39-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第三章 宋代营造工程管理 | 第44-60页 |
概述 | 第44页 |
第一节 营造团队及其运作 | 第44-51页 |
一 成分 | 第44-47页 |
二 结构 | 第47-48页 |
三 运作 | 第48-51页 |
第二节 管理目标及制度 | 第51-58页 |
一 管理目标 | 第51-52页 |
二 管理制度 | 第52-58页 |
小结 | 第58-60页 |
第四章 宋代营造工序 | 第60-118页 |
概述 | 第60页 |
第一节 宋代建筑设计 | 第60-72页 |
一 建筑设计概况 | 第61页 |
二 建筑设计的主体 | 第61-63页 |
三 建筑设计法 | 第63-64页 |
四 建筑设计内容 | 第64-67页 |
五 宋代建筑用图 | 第67-72页 |
第二节 备工备料 | 第72-75页 |
一 备工 | 第72-73页 |
二 备料 | 第73-75页 |
第三节 基址和阶基营造 | 第75-87页 |
一 放线 | 第75-78页 |
二 基址 | 第78-82页 |
三 阶基 | 第82-87页 |
附 阶基的类别和尺度 | 第85-87页 |
第四节 木构架营造 | 第87-107页 |
一 定侧样 | 第87-89页 |
二 杖杆法 | 第89-95页 |
三 造作 | 第95-101页 |
附 宋代木构榫卯及榫结 | 第98-101页 |
四 安卓 | 第101-107页 |
第五节 屋面、墙体、地面营造 | 第107-117页 |
一 屋面营造 | 第107-114页 |
二 墙体营造 | 第114-115页 |
三 铺地面 | 第115-117页 |
小结 | 第117-118页 |
第五章 宋代营造技术 | 第118-138页 |
概述 | 第118页 |
第一节 测量 | 第118-124页 |
一 定向 | 第119-121页 |
二 定平 | 第121-124页 |
第二节 起重运输 | 第124-128页 |
一 起重 | 第124-126页 |
二 运输 | 第126-128页 |
第三节 搭材 | 第128-131页 |
第四节 工程数学 | 第131-137页 |
一 内容 | 第131-134页 |
二 工程数学特征 | 第134-135页 |
三 工程数学与建筑营造 | 第135-137页 |
小结 | 第137-138页 |
第六章 宋代功限、料例 | 第138-182页 |
概述 | 第138-140页 |
第一节 功限、料例释义 | 第140-150页 |
一 性质和源流 | 第140-143页 |
二 编撰背景 | 第143-148页 |
三 编撰过程及方法 | 第148-150页 |
第二节 功限、料例的形式构成 | 第150-161页 |
一 形式构成的特点 | 第150-152页 |
二 增减之法 | 第152-157页 |
三 功限与诸作等第 | 第157-159页 |
四 形式构成的发展 | 第159-161页 |
第三节 大木作功限 | 第161-174页 |
一 篇章结构和形式 | 第161-165页 |
二 大木作功限与造作技术 | 第165-172页 |
附 直梁的广厚 | 第169-172页 |
三 两个问题 | 第172-174页 |
第四节 大木作料例 | 第174-181页 |
一 内容概述 | 第174-175页 |
二 大木作料例与木料加工 | 第175-177页 |
三 大木作料例的尺度分析 | 第177-181页 |
小结 | 第181-182页 |
结论 | 第182-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183-187页 |
图表目录 | 第187-189页 |
附录 宋辽金建筑用材统计表 | 第189-191页 |
后记 | 第191-192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