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1 概述 | 第9-15页 |
1.1 个性化信息服务产生的背景 | 第9-10页 |
1.2 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个性化推荐算法的分类 | 第11-13页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13-15页 |
2 基于合作的个性化推荐系统 | 第15-36页 |
2.1 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2.2 合作推荐算法介绍 | 第16-23页 |
2.2.1 基于模型的推荐算法 | 第16-17页 |
2.2.2 基于内存的推荐算法 | 第17-23页 |
2.3 面临的挑战 | 第23-24页 |
2.4 现有的解决方法 | 第24页 |
2.4.1 针对数据的高维稀疏性问题 | 第24页 |
2.4.2 针对算法的可扩展性问题 | 第24页 |
2.5 基于矩阵分块和兴趣方差的合作推荐算法MPIVCF | 第24-30页 |
2.5.1 矩阵分块 | 第26-27页 |
2.5.2 计算最近邻 | 第27-30页 |
2.5.3 产生推荐 | 第30页 |
2.6 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30-34页 |
2.6.1 实验数据 | 第30页 |
2.6.2 评价标准 | 第30-31页 |
2.6.3 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31-34页 |
2.7 总结与展望 | 第34-36页 |
3 基于内容的个性化推荐系统 | 第36-59页 |
3.1 传统的推荐系统存在的问题 | 第36页 |
3.2 研究现状 | 第36-37页 |
3.3 现有的个性化推荐系统使用的主要技术 | 第37-42页 |
3.3.1 用户模型数据的获取 | 第37页 |
3.3.2 用户模型的表示方法 | 第37-41页 |
3.3.3 用户建模技术的分类 | 第41-42页 |
3.4 基于 Ontology的个性化推荐系统 | 第42-55页 |
3.4.1 引入 Ontology的原因 | 第42-43页 |
3.4.2 Ontology概述 | 第43-48页 |
3.4.3 自动推荐系统的设计思想 | 第48页 |
3.4.4 系统框架 | 第48-49页 |
3.4.5 本体构建 | 第49-51页 |
3.4.6 提取特征向量 | 第51页 |
3.4.7 抽取兴趣模型 | 第51-53页 |
3.4.8 推荐信息 | 第53-54页 |
3.4.9 修正兴趣模型 | 第54-55页 |
3.5 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55-58页 |
3.5.1 实验数据来源 | 第55页 |
3.5.2 评价标准 | 第55-56页 |
3.5.3 实验及结果 | 第56-58页 |
3.6 总结和展望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