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跨国公司并购理论的概述 | 第8-14页 |
第一节 跨国公司跨国并购相关概念的法律界定 | 第8-10页 |
一、跨国公司的定义 | 第8-9页 |
二、并购的概念、类型 | 第9-10页 |
第二节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动因 | 第10-11页 |
一、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一般原因 | 第10-11页 |
二、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特殊原因 | 第11页 |
第三节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现状及进行反垄断规制的必要性 | 第11-14页 |
一、垄断的界定及我国反垄断法上垄断的具体表现 | 第11-12页 |
二、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现状及对其进行反垄断规制的必要性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欧美对跨国公司并购行为的反垄断规制及评析 | 第14-32页 |
第一节 欧美对跨国并购反垄断的实体控制 | 第14-25页 |
一、欧美对跨国并购实质审查标准 | 第14-16页 |
二、相关市场的界定 | 第16-18页 |
三、垄断结构的认定—市场份额和市场集中度评估 | 第18-19页 |
四、反竞争效果考量 | 第19-21页 |
五、适用除外制度 | 第21-25页 |
第二节 欧美对跨国并购反垄断的程序控制 | 第25-30页 |
一、申报制度 | 第25-28页 |
二、并购的审查制度 | 第28页 |
三、并购的执行机关 | 第28-30页 |
第三节 对欧美跨国并购的反垄断规制的比较分析 | 第30-32页 |
一、欧盟与美国反垄断控制的相同点 | 第30-31页 |
二、欧盟与美国反垄断控制的不同点 | 第31-32页 |
第三章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反垄断规制的立法现状及缺陷 | 第32-43页 |
第一节 关于禁止跨国公司垄断性并购的实质审查 | 第33-39页 |
一、实质审查标准 | 第33-34页 |
二、相关市场的界定 | 第34-35页 |
三、市场份额和市场集中度评估 | 第35-36页 |
四、反竞争效果考量 | 第36-38页 |
五、抗辩情形 | 第38-39页 |
第二节 程序规则方面 | 第39-43页 |
一、并购的申报程序 | 第39-41页 |
二、并购的审查制度 | 第41页 |
三、反垄断执行制度 | 第41-43页 |
第四章 完善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法律制度的的建议 | 第43-48页 |
第一节 实体规则的完善 | 第43-46页 |
一、引入美国实质减少竞争标准 | 第43-44页 |
二、采用以HHI指数为市场集中度的测度方法 | 第44页 |
三、细化我国效率抗辩制度 | 第44-45页 |
四、构建我国破产企业效率抗辩制度 | 第45页 |
五、公共利益原则具体化 | 第45-46页 |
第二节 程序规则的完善 | 第46-48页 |
一、建立一个权威、独立的反垄断执法机关 | 第46-47页 |
二、加强垄断性跨国并购的法律责任 | 第47-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