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一、绪论 | 第7-8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7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7页 |
(三)研究语料 | 第7页 |
(四)研究现状 | 第7-8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8页 |
(六)结构框架 | 第8页 |
二、理论与应用 | 第8-17页 |
(一)话语分析 | 第8-10页 |
(二)戏剧文体分析 | 第10-11页 |
(三)话轮转换分析 | 第11-14页 |
(四)话语分析、戏剧文体分析、话轮转换分析三者间的关系 | 第14页 |
(五)话轮转换理论在戏剧中的应用 | 第14-17页 |
三、《雷雨》序幕、尾声的话语分析 | 第17-20页 |
(一)《雷雨》介绍 | 第17-18页 |
(二)序幕、尾声的话语分析 | 第18-20页 |
四、《雷雨》四幕的话语分析 | 第20-44页 |
(一)鲁贵一家人的谈话 | 第22-29页 |
1、鲁贵与四凤的谈话 | 第22-24页 |
2、鲁贵与鲁大海的谈话 | 第24-26页 |
3、侍萍和四凤的谈话 | 第26-28页 |
4、侍萍和大海的谈话 | 第28-29页 |
(二)周朴园一家人的谈话 | 第29-37页 |
1、周朴园和家人的谈话 | 第30-33页 |
2、繁漪和周冲、周萍的谈话 | 第33-35页 |
3、繁漪和周萍的谈话 | 第35-37页 |
(三)两家人之间的谈话 | 第37-44页 |
1、周朴园和鲁侍萍的谈话 | 第37-39页 |
2、周朴园和大海的谈话 | 第39-40页 |
3、周萍和四凤的谈话 | 第40-42页 |
4、周冲和四凤、大海的谈话 | 第42-44页 |
五、结语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