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前言 | 第7-8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8-9页 |
1 概述 | 第9-16页 |
1.1 引言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1 帧间技术 | 第10-11页 |
1.2.2 图像传输和压缩过程中数据丢失的修补技术 | 第11页 |
1.2.3 结构修补技术 | 第11-12页 |
1.2.4 纹理合成技术 | 第12-13页 |
1.2.5 图像分解技术 | 第13-14页 |
1.3 本课题的提出 | 第14-15页 |
1.4 主要内容及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2 理论分析 | 第16-23页 |
2.1 影响图像修补的几大因素 | 第16-18页 |
2.2 图像的变分和偏微分 | 第18-20页 |
2.2.1 图像中的变分 | 第18-19页 |
2.2.2 图像中的偏微分 | 第19-20页 |
2.3 图像的同色线分析 | 第20页 |
2.4 评价图像修补质量 | 第20-23页 |
2.4.1 PSNR评价方法 | 第21页 |
2.4.2 色差评价方法 | 第21-23页 |
3 基于样本块的图像修补算法 | 第23-30页 |
3.1 确定最高优先权的待修补块 | 第24-27页 |
3.2 寻找最佳样本块 | 第27页 |
3.3 拷贝最佳样本块的相应数据 | 第27-28页 |
3.4 更新自信度 | 第28页 |
3.5 算法流程 | 第28-30页 |
4 实验及实验结果分析 | 第30-38页 |
4.1 实验设计 | 第30-33页 |
4.1.1 实验条件 | 第30-31页 |
4.1.2 实验方法步骤 | 第31-33页 |
4.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3-36页 |
4.3 实验结论 | 第36-38页 |
5 结语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附录 | 第44-47页 |
作者简况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