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研究
第一章 导论 | 第1-20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的意义 | 第10-15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0-14页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14-15页 |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内容、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 | 第15-20页 |
一、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8页 |
二、文章的结构安排 | 第18-19页 |
三、主要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公司治理的基础理论 | 第20-47页 |
第一节 公司治理概念和主题 | 第20-32页 |
一、公司治理的概念界定 | 第20-27页 |
二、公司治理的主题 | 第27-32页 |
第二节 公司治理理论概述 | 第32-40页 |
一、公司治理主要理论派别 | 第32-34页 |
二、公司治理理论的两条线索: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 | 第34-38页 |
三、公司治理的主要模式 | 第38-40页 |
第三节 公司治理:一般性的分析框架 | 第40-47页 |
第三章 银行公司治理的一般模式 | 第47-70页 |
第一节 银行公司治理的概念和准则 | 第47-53页 |
一、银行公司治理的概念适用 | 第47-48页 |
二、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准则 | 第48-53页 |
第二节 银行的特殊性及其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 第53-65页 |
一、银行的资本结构及其对银行公司治理的影响 | 第56-57页 |
二、银行的不透明性 | 第57-61页 |
三、规制对银行公司治理的影响 | 第61-64页 |
四、银行的政府所有权 | 第64-65页 |
第三节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的架构 | 第65-70页 |
一、公司治理的一般架构 | 第66-67页 |
二、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架构 | 第67-70页 |
第四章 银行公司治理的内部治理机制 | 第70-112页 |
第一节 所有权结构 | 第71-83页 |
一、所有权结构、代理成本和内部人控制 | 第71-72页 |
二、所有权分散与银行公司治理 | 第72-73页 |
三、所有权集中与银行公司治理 | 第73-74页 |
四、国家所有权与银行公司治理 | 第74-77页 |
五、所有权结构、银行公司治理与绩效的实证分析 | 第77-83页 |
第二节 激励约束机制 | 第83-99页 |
一、商业银行长、短期激励约束模型 | 第84-90页 |
二、模型的基本结构和均衡解 | 第90-94页 |
三、模型的分析与结论 | 第94-99页 |
第三节 组织结构 | 第99-112页 |
一、西方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模式及其特征 | 第99-105页 |
二、我国商业银行组织结构模式及其特征 | 第105-111页 |
三、重构中国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的要点 | 第111-112页 |
第五章 银行公司治理的外部治理机制 | 第112-127页 |
第一节 银行业监管和银行公司治理 | 第112-121页 |
一、银行业监管对银行公司治理的影响 | 第112-116页 |
二、银行公司治理和银行业监管的动态反馈关系 | 第116-119页 |
三、结论和启示 | 第119-121页 |
第二节 市场竞争与银行公司治理 | 第121-127页 |
一、产品市场竞争与银行公司治理 | 第121-123页 |
二、公司控制权市场与银行公司治理 | 第123-124页 |
三、经理人市场与银行公司治理 | 第124-127页 |
第六章 中国的银行公司治理问题 | 第127-159页 |
第一节 发展中国家的银行公司治理 | 第127-132页 |
一、发展中国家银行管制的放松 | 第128-129页 |
二、发展中国家银行公司治理的政治经济学 | 第129-131页 |
三、结论和启示 | 第131-132页 |
第二节 中国银行公司治理的现状分析 | 第132-151页 |
一、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的综合比较 | 第134-147页 |
二、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的现状考察 | 第147-151页 |
第三节 改善中国银行业公司治理的建议 | 第151-159页 |
一、银行的所有权结构多元化 | 第151-152页 |
二、加强制度和市场建设,提升银行效率 | 第152-154页 |
三、促进银行业的竞争 | 第154-157页 |
四、加速股份制商业银行取代国有商业银行的步伐 | 第157-159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159-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163-173页 |
后记 | 第173-174页 |
论文独创性声明 | 第1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