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前言 | 第1-8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8-28页 |
·三醋酸甘油酯简介 | 第8-9页 |
·三醋酸甘油酯的主要工业生产方法 | 第9-13页 |
·以1,2,3-三氯丙烷(TCP)为起始原料的合成路线 | 第9-10页 |
·以甘油为起始原料的合成路线 | 第10页 |
·低级脂肪酸甘油酯合成法的合成路线 | 第10-11页 |
·1-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合成法的合成路线 | 第11-12页 |
·以自然甘油为原料合成三醋酸甘油酯的路线 | 第12-13页 |
·国内外三醋酸甘油酯生产状况 | 第13页 |
·甘油-乙酸酯化合成典型工艺介绍 | 第13-15页 |
·硫酸为催化剂合成工艺 | 第13-14页 |
·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合成工艺一 | 第14页 |
·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合成工艺二 | 第14-15页 |
·酯化催化剂研究进展 | 第15-25页 |
·质子酸催化剂 | 第15页 |
·磺酸类催化剂 | 第15-16页 |
·固体酸催化剂 | 第16-25页 |
·带水剂研究进展 | 第25-27页 |
·带水剂在酯化反应中的作用 | 第25-26页 |
·使用带水剂的弊端 | 第26页 |
·带水剂用量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第26页 |
·消除带水剂不良影响的措施 | 第26-27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28-34页 |
·实验部分 | 第28-31页 |
·主要仪器与药品 | 第28-29页 |
·催化剂载体的选择 | 第29页 |
·催化剂制备方法 | 第29页 |
·催化剂性能分析 | 第29-31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1-33页 |
·催化刑的载酸量对反应的影响 | 第31-32页 |
·IR分析 | 第32页 |
·DTA分析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三醋酸甘油酯合成催化剂筛选 | 第34-52页 |
·实验部分 | 第34-40页 |
·主要仪器与药品 | 第34-35页 |
·装置图与实验步骤 | 第35-36页 |
·分析与计算方法 | 第36-40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0-51页 |
·以氯化锌(SnCl_4.5H_2O)为催化剂 | 第40-41页 |
·以对氨基磺酸(C_6H_7NSO_3)为催化剂 | 第41-43页 |
·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 | 第43-45页 |
·以大孔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D001)为催化剂 | 第45-46页 |
·以活性炭负载对甲苯磺酸(自制)为催化剂 | 第46-48页 |
·催化剂横向比较 | 第48-50页 |
·不同催化剂下产品质量比较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三醋酸甘油酯合成带水剂筛选 | 第52-56页 |
·实验部分 | 第52-54页 |
·主要仪器与药品 | 第52-53页 |
·装置图与实验步骤 | 第53-54页 |
·分析与计算方法 | 第54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4-55页 |
·不同带水剂的分水温度 | 第54页 |
·不同带水剂的分水时间 | 第54-55页 |
·不同带水剂对产品收率的影响 | 第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六章 催化反应合成三醋酸甘油酯的工艺研究 | 第56-68页 |
·实验部分 | 第56-60页 |
·主要仪器与药品 | 第56-57页 |
·实验原理与实验步骤 | 第57-60页 |
·工艺确定 | 第60-6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1-66页 |
·流程比较 | 第61-63页 |
·正交实验设计一 | 第63-64页 |
·正交实验设计二 | 第64-66页 |
·验证试验 | 第66-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七章 二醋酸甘油酯反应机理探讨 | 第68-71页 |
第八章 结论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