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刑事诉讼取证主体的分析及立法完善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1章 引言第8-10页
   ·研究目的第8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页
   ·研究意义第8-9页
   ·需解决的问题第9-10页
第2章 刑事诉讼取证主体的规定现状第10-19页
   ·刑事诉讼中非法证据界定第10页
   ·刑事诉讼非法证据表现形式第10-13页
     ·证据内容不合法第11页
     ·证据形式不合法第11-12页
     ·取证手段不合法第12页
     ·取证主体不合法第12-13页
   ·刑事诉讼取证主体研究焦点第13-19页
     ·律师与非律师辩护人的取证权利第14-15页
     ·犯罪嫌疑人的取证权利第15页
     ·附带民事案件当事人的取证权利第15-16页
     ·涉外刑事案件主体的取证权利第16-19页
第3章 刑事诉讼取证主体范围分析第19-27页
   ·侦查机关或部门第19页
   ·检察机关第19-21页
     ·检察院自侦案件第19-20页
     ·公、检互涉案件第20页
     ·检察院“提前介入”案件第20-21页
   ·审判机关第21-22页
     ·自诉案件的取证问题第21页
     ·公诉案件中新证据的取证问题第21页
     ·公诉转自诉案件的取证权第21-22页
   ·当事人第22-24页
     ·被害人的取证权第22页
     ·自诉案件当事人的取证权第22-23页
     ·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的取证权第23页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取证权第23-24页
   ·辩护人第24-27页
     ·侦查阶段的取证权第25页
     ·审查起诉阶段的取证权第25-26页
     ·审判阶段的取证权第26-27页
第4章 刑诉与民诉取证主体的对比第27-34页
   ·民诉主体取证权的变化第27-28页
   ·两大法系的取证制度第28-30页
     ·英美法系取证制度第28-29页
     ·大陆法系取证制度第29-30页
   ·民诉与刑诉取证主体的对比第30-34页
     ·当事人取证权的对比第30-31页
     ·律师辩护人取证权的对比第31-32页
     ·审判机关取证权的对比第32-34页
第5章 完善取证主体范围的对策与建议第34-42页
   ·规范侦查检查机关的取证权第34-35页
     ·我国刑事案件侦查检查机关的取证权第34-35页
     ·涉外刑事案件侦查检查机关的取证权第35页
   ·限制审判机关的取证权第35-37页
     ·审判机关取证目的第36页
     ·审判机关角色定位第36-37页
     ·审判机关取证权的限制第37页
   ·明确诉讼参与人的取证权第37-42页
     ·明确当事人的取证权第37-39页
     ·明确律师的取证权第39-40页
     ·明确非律师辩护人的取证权第40-42页
结论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个人简介第45-46页
导师简介第46-47页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第47-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浅议辩诉交易在我国的可行性--以辩诉交易与无罪推定、证据展示及沉默权之间的关系为视角
下一篇:论恶意诉讼的法律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