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英文摘要 | 第7-13页 |
| 1 绪论 | 第13-27页 |
| ·智能结构 | 第13-14页 |
| ·用于智能结构的智能材料 | 第14页 |
| ·智能材料的定义及特征 | 第14页 |
| ·智能结构或系统用功能材料 | 第14页 |
| ·压电材料概述 | 第14-15页 |
| ·压电智能结构在振动控制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 第15-23页 |
| ·被动控制 | 第17页 |
| ·主动控制 | 第17-18页 |
| ·半主动控制和主被动控制 | 第18-19页 |
| ·压电智能结构振动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第19-23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目标 | 第23-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 2 点式压电智能结构(梁、板)的理论基础 | 第27-39页 |
| ·梁、板的点式压电智能结构的 FEM 建模 | 第27-31页 |
| ·有限元模型的基本假设 | 第27页 |
| ·柔性智能梁中的点式压电作动器的 Euler-Bernoulli 模型 | 第27-28页 |
| ·压电智能梁、板的闭环 FEM 方程 | 第28-29页 |
| ·压电作动方程 | 第29-30页 |
| ·压电传感方程 | 第30-31页 |
| ·压电传感器与作动器的位置优化 | 第31-33页 |
| ·点式压电执行器在梁结构上的模态控制力及位置优化 | 第31-32页 |
| ·点式压电传感器的位置优化 | 第32页 |
| ·点式压电执行器在板结构下的位置优化 | 第32-33页 |
| ·模态坐标的提取 | 第33-34页 |
| ·二次型性能指标 | 第34-35页 |
| ·摄动有限元法 | 第35-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 3 压电智能结构振动主动控制的优化 | 第39-59页 |
| ·结构有限元动力模型的修改 | 第39-40页 |
| ·智能结构的结构/控制综合设计中权矩阵的混合优选法 | 第40-50页 |
| ·关于线性二次优化与权矩阵 | 第41-43页 |
| ·权矩阵的混合优选法 | 第43-44页 |
| ·计算机仿真算例 | 第44-50页 |
| ·点式压电智能板的振动主动控制及压电执行器的位置优化 | 第50-58页 |
| ·点式压电智能柔性板的振动控制方程 | 第50-51页 |
| ·压电作动器位置优化的最大模态力准则 | 第51-52页 |
| ·受控模态坐标的提取 | 第52页 |
| ·控制电压的确定 | 第52-53页 |
| ·计算机仿真 | 第53-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4 独立/耦合模态联合控制与主/被动振动控制的研究 | 第59-83页 |
| ·独立/耦合模态的联合控制方法 | 第59-65页 |
| ·引言 | 第59-60页 |
| ·模态控制理论 | 第60页 |
| ·耦合模态控制 | 第60-61页 |
| ·独立模态控制 | 第61页 |
| ·二类模态控制法的比较 | 第61-64页 |
| ·独立/耦合模态联合控制 | 第64-65页 |
| ·主控模态的确定 | 第65页 |
| ·仿真算例 | 第65-76页 |
| ·算例 1--独立/耦合模态联合控制 | 第65-72页 |
| ·算例 2--独立模态控制与耦合模态控制比较 | 第72-73页 |
| ·算例 3--独立、耦合及独立/耦合模态联合控制的进一步比较 | 第73-75页 |
| ·讨论 | 第75-76页 |
| ·压电智能结构的主/被动振动混合控制的研究 | 第76-81页 |
| ·基本关系 | 第78-79页 |
| ·阻尼涂层对模态振动的影响 | 第79-80页 |
| ·模态控制中的溢出问题 | 第80-81页 |
|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 5 压电自感知作动器及其控制特性研究 | 第83-101页 |
| ·传感器与作动器的优化问题 | 第83-84页 |
| ·压电自感知作动器 | 第84-88页 |
| ·引言 | 第84-85页 |
| ·基于分时结构的自感知作动器的原理 | 第85-88页 |
| ·分时段压电自感知作动器的控制力特点 | 第88-90页 |
| ·控制过程分析及控制律的确定 | 第90-94页 |
| ·自感自作动器正逆变换的影响 | 第94-96页 |
| ·仿真算例 | 第96-100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0-101页 |
| 6 双层空间框架的振动控制研究 | 第101-111页 |
| ·双层框架模型及参数 | 第101-107页 |
| ·双层框架的独立/耦合模态联合控制 | 第107-109页 |
| ·压电自感知双层框架的振动控制仿真 | 第109页 |
| ·双层框架的主/被动混合控制仿真 | 第109-111页 |
| 7 压电智能梁振动控制的实验研究 | 第111-123页 |
| ·实验装置及参数 | 第111-113页 |
| ·模型修正对结构振动主动控制效果影响的比较实验 | 第113-116页 |
| ·自感自压电智能梁的振动主动控制实验研究 | 第116-118页 |
| ·实验结果 | 第116-117页 |
| ·压电作动器与自感知压电作动器控制响应比较 | 第117页 |
| ·讨论 | 第117-118页 |
| ·压电智能悬臂梁的主/被动振动控制实验 | 第118-123页 |
| ·系统参数及基本实验结果 | 第118-121页 |
| ·涂层结构参数与材料参数对控制效果的影响 | 第121-123页 |
| 8 全文总结 | 第123-126页 |
| 致 谢 | 第126-12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8-136页 |
|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 | 第136-1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