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高中数学课程比较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 引 言 | 第7-8页 |
| 1 影响日本数学教育改革的有关理论 | 第8-10页 |
| ·培利-克莱因教育思想 | 第8页 |
| ·杜威的教育理论 | 第8-9页 |
| ·教育投资论 | 第9页 |
| ·布鲁纳的教育思想 | 第9-10页 |
| ·国家主导型的教育 | 第10页 |
| ·终生教育思潮和学习化社会的影响 | 第10页 |
| 2 日本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主要思想及进程 | 第10-14页 |
| ·数学教育的近代化 | 第11页 |
| ·“生活单元”的数学教育 | 第11页 |
| ·“系统学习”的数学教育 | 第11-12页 |
| ·数学教育的现代化 | 第12页 |
| ·“留有余地”的数学教育 | 第12-13页 |
| ·20世纪80年代的数学教育(问题解决) | 第13页 |
| ·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育 | 第13-14页 |
| ·日本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特点 | 第14页 |
| 3 我国高中数学课程改革历程 | 第14-18页 |
| ·吸收苏联成果,选编教材内容 | 第15页 |
| ·摆脱机械模仿,独立研究数学课程 | 第15页 |
| ·建立现代化的数学教育内容 | 第15-16页 |
| ·数学课程研究逐渐走向成熟 | 第16-18页 |
| 4 中日高中数学课程比较 | 第18-28页 |
| ·中日高中数学教学目的比较分析 | 第18-19页 |
| ·对培养未来公民素质的着眼点不同 | 第18页 |
| ·数学态度提法上的不同 | 第18-19页 |
| ·中日高中数学课程内容比较分析 | 第19-22页 |
| ·数学学科内容的选取 | 第19-21页 |
| ·关于数学史的处理 | 第21页 |
| ·适当运用信息技术上的差异 | 第21-22页 |
| ·对传统数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态度 | 第22页 |
| ·中日高中数学课程设置结构比较分析 | 第22-23页 |
| ·两国对教材内容的处理方式比较分析 | 第23-28页 |
| ·相同内容的处理方式不同 | 第23-24页 |
| ·对同一内容的不同处理方式 | 第24-25页 |
| ·知识的拓广与加深 | 第25-27页 |
| ·各分支学科相互融合的比较 | 第27页 |
| ·对内容的简化处理 | 第27-28页 |
| 5 课程实施案例调查与分析 | 第28-35页 |
| ·案例比较 | 第28-32页 |
| ·我国的教学案例 | 第29-30页 |
| ·日本的教学案例 | 第30-32页 |
| ·课程实施调查与分析 | 第32-35页 |
| ·问卷调查 | 第32-33页 |
| ·访谈 | 第33-35页 |
| 6 借鉴与启示 | 第35-40页 |
| 参考资料 | 第40-42页 |
| 附 录 | 第42-43页 |
| 致 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