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PE等环境参数在强对流风暴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目录 | 第1-5页 |
论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2页 |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强对流风暴环境场的重要特征 | 第8-9页 |
·国内外强对流风暴的应用研究 | 第9-10页 |
·存在的问题及本文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资料说明 | 第11-12页 |
第二章 天气形式分析 | 第12-16页 |
·2003年江淮梅雨期天气状况及雨情概述 | 第12-14页 |
·环流形势分析 | 第14-16页 |
第三章 位势稳定度指数分析 | 第16-19页 |
·决策树概念的提出 | 第16页 |
·能量及层结稳定度指数分析 | 第16-17页 |
·小结 | 第17-19页 |
第四章 对流有效位能CAPE分析 | 第19-28页 |
·对流有效位能CAPE的定义 | 第19页 |
·计算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第19-20页 |
·对流有效位能CAPE计算步骤 | 第20-22页 |
·常规观测资料BCAPE个例检验 | 第21-22页 |
·模式输出资料实现对流有效位能过程 | 第22-26页 |
·密度温度T_ρ | 第22-23页 |
·湿绝热过程中的保守量 | 第23页 |
·模式资料对流有效位能CAPE计算步骤 | 第23-24页 |
·应用个例分析 | 第24-26页 |
·小结 | 第26-28页 |
第五章 对流下沉运动及下沉对流有效位能DCAPE | 第28-33页 |
·对流下沉运动 | 第28-29页 |
·下沉对流有效位能DCAPE | 第29-30页 |
·下沉对流有效位能DCAPE计算步骤 | 第30页 |
·计算中注意的问题 | 第30-31页 |
·个例计算分析 | 第31页 |
·小结 | 第31-33页 |
第六章 中尺度模式在强对流风暴分析中的运用 | 第33-37页 |
·基础工作 | 第33-34页 |
·逐时模式生成探空预报方法 | 第34-36页 |
·逐时模式生成探空方法意义、原理及现状 | 第34-35页 |
·个例计算分析 | 第35-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七章 强对流风暴环境参数 | 第37-50页 |
·螺旋度SRH的有关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 第37-40页 |
·CAPE及SRH时空演变分布分析 | 第40-42页 |
·浮力能-切变组合因子 | 第42-46页 |
·能量螺旋度指数EHI | 第42-44页 |
·粗理查逊数BRN | 第44页 |
·简化的粗理查逊数SBRN | 第44-45页 |
·风暴强度指数SSI | 第45-46页 |
·风暴参数综合应用分析 | 第46-48页 |
·小结 | 第48-50页 |
第八章 结论及讨论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论文附图 | 第5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