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 第1-9页 |
| 第一章 晋阳霸府和别都形成的历史过程 | 第9-19页 |
| 一 十六国时期晋阳的历史地位 | 第9-12页 |
| 二 北魏夺取晋阳 | 第12-13页 |
| 三 尔朱荣居晋阳 遥制洛阳 | 第13-15页 |
| 四 高欢进占晋阳及其霸府的形成 | 第15-17页 |
| 五 北齐晋阳别都的建立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晋阳霸府和别都体制 | 第19-29页 |
| 一 邺——晋阳两都制 | 第19-21页 |
| 二 北齐帝王居晋阳 | 第21-24页 |
| 三 东魏北齐在晋阳的中央机构 | 第24-26页 |
| 四 东魏北齐对晋阳的修筑 | 第26-29页 |
| 第三章 晋阳霸府和别都的成因探索 | 第29-36页 |
| 一 晋阳的地理形势 | 第29-30页 |
| 二 屏蔽六镇鲜卑的战略地位 | 第30-32页 |
| 三 由军镇到政治中心 | 第32-33页 |
| 四 民族融合中心地位的确立 | 第33-34页 |
| 五 晋阳经济的开发 | 第34-36页 |
| 第四章 晋阳霸府和别都地位奠定的影响和意义 | 第36-40页 |
| 一 齐周对峙结果的认识 | 第36-38页 |
| 二 霸府和别都地位奠定的影响 | 第38-40页 |
| 结语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2页 |
| 后记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