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7页 |
1 理论综述 | 第7-15页 |
·指导区域经济发展的几种重要理论 | 第7-13页 |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选择回顾 | 第13-15页 |
2 重协区发展现状 | 第15-35页 |
·重协区的区情特征 | 第15-32页 |
·重协区的范围 | 第15页 |
·地理区位 | 第15-17页 |
·资源状况 | 第17-18页 |
·交通条件 | 第18-20页 |
·经济规模和发展水平 | 第20-22页 |
·产业结构 | 第22-24页 |
·经济发展速度 | 第24-25页 |
·城镇体系格局 | 第25-27页 |
·重协区科技事业发展 | 第27页 |
·生态环境状况 | 第27页 |
·重协区各地市十五时期的主要发展思路 | 第27-30页 |
·对重协区区域经济性质的认识 | 第30-32页 |
·重协区发展历程 | 第32-35页 |
·重协区发展的主要阶段 | 第32-33页 |
·重协区的运作模式 | 第33页 |
·重协区各方的发展思路及其对区域经济协作的预期 | 第33-35页 |
3 重协区的发展思路研究 | 第35-51页 |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 第35-37页 |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界定 | 第37页 |
·区域经济一体化在我国实践的特殊原因 | 第37-41页 |
·行政区划的细分使城市集聚效果难以发挥 | 第38-39页 |
·行政区经济与经济区经济 | 第39-41页 |
·区域经济一体化在我国的实践 | 第41-46页 |
·重协区经济一体化发展路径 | 第46-51页 |
·指导思想 | 第46页 |
·发展目标 | 第46页 |
·机遇与挑战 | 第46-47页 |
·发展重点 | 第47-51页 |
·联合制订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 | 第47-48页 |
·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培育以市场为导向的区域产业成长机制 | 第48页 |
·联合促进企业跨地区投资 | 第48-49页 |
·联合推进交通运输体系的一体化 | 第49-50页 |
·联合推进区域市场体系建设 | 第50-51页 |
4 推动重协区经济一体化发展政策建议 | 第51-54页 |
·进一步完善和强化重协区市长专员联席会的职能 | 第52-53页 |
·重庆市应站在历史的高度推动本区的一体化发展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6-57页 |
声明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