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前言 | 第1-19页 |
·膜分离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第10页 |
·PVDF简介 | 第10-11页 |
·PVDF中空纤维膜应用 | 第11-12页 |
·PVDF微孔膜的改性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6页 |
·PVDF微孔膜表面处理改性 | 第13-14页 |
·PVDF微孔膜的表面接枝改性 | 第14-16页 |
·PVDF微孔膜的等离子体接枝改性 | 第14-15页 |
·PVDF微孔膜的辐照接枝改性 | 第15页 |
·PVDF微孔膜的光引发接枝改性 | 第15-16页 |
·荷电超滤膜的应用 | 第16-18页 |
·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分离或浓缩 | 第16-17页 |
·对染料和无机盐的分离 | 第17页 |
·处理阴极电泳漆 | 第17页 |
·过滤微生物细胞 | 第17页 |
·用于处理造纸工业废液 | 第17-18页 |
·本课题的设计原理 | 第18-19页 |
第二章 PVDF中空纤维膜表面预处理的研究 | 第19-33页 |
·前言 | 第19-20页 |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20页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20页 |
·实验试剂 | 第20页 |
·试验方法 | 第20-21页 |
·PVDF中空纤维膜预处理方法 | 第20-21页 |
·接枝聚合 | 第21页 |
·性能测试 | 第21-22页 |
·断裂伸长率测定 | 第21页 |
·接枝率(grafting degree)的测定 | 第21-22页 |
·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22页 |
·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第2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2-32页 |
·断裂伸长率的变化 | 第22-23页 |
·预处理条件对接枝率的影响 | 第23-24页 |
·FTIR分析 | 第24-26页 |
·XPS分析 | 第26-32页 |
·XPS简介 | 第26-27页 |
·XPS全谱 | 第27-29页 |
·C_(1s)峰 | 第29-31页 |
·F_(1s)峰 | 第31-32页 |
·O_(1s)峰 | 第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PVDF-g-AMPS中空纤维膜性能研究 | 第33-46页 |
·概述 | 第33-34页 |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34页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34页 |
·实验试剂 | 第34页 |
·实验方法 | 第34-36页 |
·接枝膜的制备 | 第34-35页 |
·接枝率(grafting degree)的测定 | 第35页 |
·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35页 |
·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第35页 |
·表面微观形貌的SEM观察 | 第35页 |
·表面微观形貌的AFM观察 | 第35页 |
·改性膜性能表征 | 第35-36页 |
·改性PVDF中空纤维膜吸水率的测定 | 第35页 |
·改性PVDF中空纤维膜通量测试 | 第35-36页 |
·染料截留实验 | 第36页 |
·泡点测定 | 第3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6-45页 |
·FTIR分析 | 第36-38页 |
·XPS分析 | 第38-41页 |
·接枝前后膜表面XPS全谱 | 第38-39页 |
·C_(1s)峰 | 第39页 |
·O_(1s)峰 | 第39-40页 |
·F_(1s)峰 | 第40-41页 |
·接枝前后膜表面形貌 | 第41页 |
·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 第41-43页 |
·AFM基本原理 | 第41-42页 |
·AFM照片 | 第42-43页 |
·接枝率对改性膜性能的影响 | 第43-45页 |
·接枝率对改性膜吸水率的影响 | 第43页 |
·接枝率对纯水通量的影响 | 第43-44页 |
·接枝率对染料截留率的影响 | 第44页 |
·接枝率对泡点影响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PVDF-g-AMPS中空纤维膜荷电性能研究 | 第46-50页 |
·概述 | 第46-47页 |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47页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47页 |
·实验试剂 | 第47页 |
·实验方法 | 第47-48页 |
·改性膜通量研究 | 第47-4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8-49页 |
·pH值对改性膜通量的影响 | 第48页 |
·离子强度对改性膜通量的影响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致谢 | 第56页 |